体育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的表现,体育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3 21:55:28

导读:本文是一篇关于学生社会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陈 欣,王 帅

(南京农业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3-081-03

收稿日期:2016-01-16

作者简介:陈欣(1971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数字化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等院校是联通大学生和社会的重要桥梁,所以,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也被称之为社会课堂.社会课堂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我们积极探讨体育教学对培养“90 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1. 社会适应概述

1..1 关于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化的关系概述

所谓社会适应能力也被称之为社会健康,具体是指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这一能力要求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扮演能力.从学术角度来说,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主体社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所说的社会化主要是指社会学中用来表示人与社会关系的的范畴.更为准确地说,社会化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如果个体对于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社会道德没有充分的认识,则不能被称之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人,因此就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将社会化糅合到教学活动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社会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社会角色扮演等.

1..2 社会适应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适应并不是一个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名词,实质上,社会适应主要是指一个个体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一个自然人要想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就必须接受社会化,在社会化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自我观念,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尝试着去适应社会角色,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并且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规则,运用社会规则,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通过这种不断地条件反射,慢慢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身的社会化蜕变.

2. 体育课堂中的社会行为

之所以说体育课堂可以对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进行培养,主要是基于以下条件:通过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各种行为,如控制、对抗、竞争合作、沟通等,给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带来相应的社会体验,这种体验将在很大程度上模拟社会化体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

体育课堂中的控制作用具体来说是以下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课堂规范的作用,教学内容对于对于学生课堂活动的约束,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主导的一方,也就是说是体育课堂中的组织者;“90 后”学生是体育课堂中的主力军.学生除了通过自我控制来适应课堂教学,同时还需要通过遵守课堂纪律来实现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控制.但是综合来说,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身的自我控制,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常规的限制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能够形成自我观念,成为独立个体.

对于对抗而言, 主要表现在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博弈,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具有差异性,这就对课堂所要求的秩序统一性提出了挑战,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存在于老师方面,也存在于学生方面.当教师的控制与学生自我意识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对抗.当教师打算使用强制力实现对课堂的控制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各种不服来对教师的活动进行抵抗,解决对抗的常见方法便是进行协商,主要依赖于教师使用言语来实现.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会使用到一些特别的教法,如通过双人练习与群体练习等,在这些特殊的练习中,会有其他课堂中所没有的人体接触,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与自己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同学进行分组对抗、合作,增加学生之间肢体接触的可能,并且通过这些安排,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会到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快乐.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石,适应人际关系也是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体育活动中的这种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好感,减少抗拒性,并且体育活动中也提供了学生之间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增进理解,加强团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不可避免会出现合作与竞争,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体育竞赛中,输赢难免,对于失利的一方不啻为一次良好的磨炼,学生可以通过体育竞赛中的挫折,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互相配合、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又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3. 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具体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来说,体育教学主要是由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来完成,所以说,体育教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小型社会的存在形式,在体育课堂中,几乎全部的练习过程都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完成,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学生之间的身、心的接触频繁发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在本质上与社会交往紧密相连,换句话来说就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社会交往是学生培养社会化意识的重要一步,随着体育教学中的交往,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展开.并且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由特定的情景构成,对于体育课程内容来说,主要的展现方式就是情景,是与社会形式紧密相连,是对社会情景的缩影,“90 后”大学生在这些情形中会扮演一些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往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说,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需要要求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扮演角色的活动中来,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实现学习的过程,用社会学理论解释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等于学习的过程.

4. 体育教学对“90 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建议措施

4..1 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毫无疑问,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在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的时候,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也就是说在学生对于体育教师做出的各种体育示范动作进行观察的时候,只有在教师布置自己的教学目的、任务后,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相应的疑惑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并且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体育教师的要求越具体详实,学生进行针对性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教导学生选择观察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抓重点,具体掌握某个动作的要领,而不仅仅只是形式,才能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而言,由于体育活动需要团队的配合与参与,这对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往的直线式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和教师,在这一模式之下,学生关注的对象往往只有教师一个人,并没有重视其他的同学,但是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教室之外进行,并且通过分组练习,互教互学的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与周边同学进行交流,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其他人的意见,慢慢学会了与其他人的协作,逐步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

论文降重、论文查重,智能降重,毕业论文,学客行免费论文查重,降重软件,学客行论文查重,学客行论文免费查重软件 ,学客行论文降重(来自官网:学客行论文查重,文章由学客行论文查重搜集整理攻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