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词以寄之的背景,破阵子赋壮词以寄之的写作背景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6 19:16:1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词以寄之的背景,破阵子赋壮词以寄之的写作背景(1)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者辛弃疾写的。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高宗十年(1140)生于历城,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卒于五州堡。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义军领袖耿京的掌*,在耿京遇害后,投归南宋。期间任过一些不痛不痒的官。在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到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词人壮怀激烈,但又志不得遂的悲愤心情。而对于这首词所作的时代及背景,后世还多有纷争。一种说法是在他的好友陈同甫出狱后,辛弃疾有感而发,当时两人都已经年纪不小了,而少年壮志不得酬,徒生华发,因此写下这首词以彼此共勉。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明代小说书籍《说海》里面演绎,辛弃疾流寓江南时,一日,陈同甫来拜访他,辛弃疾家前有一小溪,溪上有一小桥,陈同甫引马过桥,但马却不肯过,陈同甫大怒,拔剑斩马,步行过桥,此时辛弃疾正靠在楼栏观望,见此大为惊异,连忙派人下去问询,这时陈同甫已经到了楼下,辛弃疾遂与其交为好友。之后过了十多年,辛弃疾督帅两淮,而陈同甫当时颇为贫困,就去拜访辛弃疾,并于他相谈天下大事。辛弃疾酒喝多了,有些醉意,便说两淮军事利害之处,南方可以用来做征讨北方之基地,而北方可用之来吞并南方,苏杭钱塘并非帝者之居,如果占领牛头山,则断无援兵,而掘开西湖水,杭州全城尽为鱼鳖之所了~~两人喝完酒,便分开睡去,半夜时分,陈同甫惊醒过来,回想起辛弃疾酒间之误语,心惊胆战,担心其醒来会*其灭口,便趁夜盗马而逃。后给辛弃疾写信,信中暗示其口误,并索要钱财封口,辛弃疾便给了他,同时又写了这首词一并寄予~~~。当然,这都是民间故事强加附会而已,辛弃疾与陈同甫两公皆人格磊落俊洁,义气肝胆相期许,从他们诗词书信赠答往复中均可明鉴,后世梁启超等人也早已揭其谬误,不过是穿凿附会小说野史罢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