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槔汲水
我国古代最早的成套取水工具,叫做桔槔,原来叫做颉皋,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桔槔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一根横长杆,一根支撑横长杆的竖木,横长杆一端绑着石头,另一端是一小段绳子连接的汲水器(水桶)。颉皋的颉字,本指小鸟飞上飞下,表示横长杆上上下下取水,而皋则指水边的高地。颉皋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架在水边高地的横长杆上上下下汲水。现在,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还保留着桔槔井灌工程,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五、青字的来历
青字,会意字。《说文解字》认为,“(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这是许慎先生比青字的小篆字体解释出来的。
青字演变(《字源》)
实际上,青字的最早字形是西周金文,有两种字形,都是上下结构:一是上生下井,二是上生下丼(井的异体字),不是丹字。从生,从井,井也表声。会意井里生出的苔藓等植物,引申为苔藓等植物的颜色。
青字从西周到战国字形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字中的井字发生讹变,无法看出井字,于是,春秋时期的金文就增加了一个表示井的口字。战国时期,楚国的竹简和帛书继承了春秋的金文字形。秦国竹简字形把丼字讹变为月字,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后来就都规范写作青字。
长满苔藓的老井(网络图片)
苔藓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因此,井壁是苔藓最喜欢的生长地之一。
六、蓝字的来历
蓝字,最早的字形是战国时期的楚简。《说文解字》认为,“(蓝)染青艸(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