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今夜,也关上灯,去和家人看看月亮吧。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与月色,穿越了近百年的时光,被几代人一次次诵读,一次次在文字的高塔中被仰望。
而这一段景致,却是鲁小芬从小就再熟悉不过的故乡。
(一)
鲁小芬的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二。
她从小在荷塘旁长大,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是和兄弟姐妹坐在大大的荷叶上剥莲蓬,寻觅爸妈在荷塘中哪一片荷叶下劳作。
蝉声蛙鸣,莲叶蓬蓬。在圆圆的月亮下,一家七口感受这样的夜晚,对于年幼的鲁小芬说,或许这是她对“团圆”二字最初的理解。
然而幸福的童年梦乡,在一夜之间,摇碎在这片荷塘。
那一年,她9岁,最小的弟弟只有4岁。
父亲因为一场意外离世,妈妈也被迫离开这个家。体弱多病的爷爷无力抚养5个孩子,于是大姐和三妹被爷爷分别送给两个姑姑,而更小的四妹,被以“带你去找妈妈”的谎言,被两个陌生人领走了。
虽然无力,但9岁的女孩能做些什么?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妹妹被带走,尽管那时候她已经懵懵懂懂意识到,分别意味着什么。
曾经幸福的家四分五裂,像是一块被切开的月饼。鲁小芬手里唯一的纪念,是姑姑给他们五姐弟拍下的一张合照。
在那之后,鲁小芬的世界里,月圆月缺都失去了意义。头顶那轮月亮长明,却再也没有圆满的时候。
(二)
曾经温暖的家不在了,但“家”始终被鲁小芬藏在心里。
为了照顾爷爷和弟弟,她承担起了这个家的大部分担子。每天清早牵着牛吃草,收莲蓬的季节里,学着曾经看到的爸爸的样子,划船去荷塘摘莲蓬。
撑船的竹篙两米多长,比她还高。一次意外里,船翻了,偌大的荷塘除了她空无一人,她喊不出声音,也不知道能向谁求救。靠着手边拉住的荷叶梗,她爬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