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天天读 金句在心中 ( 总第59期)
★“面向未来”,要回答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课题,激发文化价值潜能。面向未来,更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思想文化资源,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为时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新征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底线思维,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做好准备,才能遇事不慌、措置裕如。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忧一己之得失,而是忧党、忧国、忧民,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风险挑战面前,一味忧心忡忡不行,假装视而不见不行,逡巡蹑足同样不行,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闯关夺隘、应对有力。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应始终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讲究斗争艺术,把握斗争规律。鼓足敢斗的精气神,拿出善斗的制胜策,打好巧斗的组合拳,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才能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在做好“融”字文章的同时,也要守护好民间艺术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只有把民间艺术的文化基因传承好,才能保护好民间艺术的“魂”,才能让民间艺术更好地“火起来”。
★敢于直面问题,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
★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老师”形容“历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的高度重视、尊重和敬畏。这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充满智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历史告诉我们,过去、现在、未来是相通的,只有继承前人的遗产,才能向前发展。“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未来是今天的发展,历史的联系不能割断,也割不断。我们只有站在时代最前沿,不断发掘和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生生不息、绵延永续,一脉相承的优秀历史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要深入学习**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以大历史观察古观今,从社会制度的兴废变迁中、从不同文明的盛衰转移中、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中,探究规律、总结经验,掌握历史思维、获得历史启迪,用历史智慧助力民族复兴,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
★涓滴细流,都朝大海奔涌;点点星光,汇成浩瀚星河。2021年,我们在奋斗中前行,每个人的一小步,汇成国家发展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