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一座著名的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2200多年的文明史,一年四季如春,被美誉为“春城”,令人心向往之。
那么,你知道“昆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有意思的是,“昆明”一词起初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支少数民族的名称。
我们先追溯到3万年前滇池地区的人类足迹。据说,那时昆明人祖先就在此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在4000到7000年时出现了农耕民族,他们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及饲养牲畜、纺纱织布等生存活动。
因此,滇池地区至少有3000年的人类文明史,那时还出现了水稻种植。后来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游牧民族进入滇池与当地百濮人融合为滇族,共同为当地的发展做贡献。
一起来看看“昆明”有何历史渊源。
一、“昆明”最初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在春秋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98~277年间,距今2200多年,楚国大将庄蹻(qiāo)率军进入滇池地区,与当地部落一同建立了“滇国”,他则成了“滇王”,这就是很有历史意义的“庄开滇”。
为此,滇池地区迎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滇文化”。
公元前10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攻打西南夷地区,滇王被迫归降。西汉朝廷便以滇池为中心设立了益州郡。
(庄蹻)
因此在西汉时期就第一次出现了“昆明”的字样。
但此时的“昆明”,却不是一个地名,而是古代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群名称,这个族群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等地区,在古籍中常写作“昆”、“昆弥”或“昆渳”。
而关于“昆明”一词的含义,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这样解释说:“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
这也就是说,昆明族为当时人口众多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