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坤静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朝鲜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它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一举奠定了作家在我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
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影响、教育了新中国几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在革命烽火中成长魏巍,原名魏鸿杰,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市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少年时代的他,先后就读于新创办的平民小学校、小西门外的县立第五小学校(今郑州市弓背街小学校)、城内原设在“关帝庙”里的县立第七小学校(今郑州市创新街小学校)。在县立第七小学校学习期间,他读了《儒林外史》《元曲选》等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同时还看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叶绍钧、冰心等我国现代作家的作品,打下了一定的文学基础。这时他开始尝试写一些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向当地出版的《华北日报》《大华晨报》《通俗日报》《中州日报》和《大东商报》等报纸的文学副刊投稿。这些习作不仅初步显示了他丰富的文学想象力,也提高了他的文字驾驭能力。
◆魏巍
小学毕业后,因家中生活困难,魏巍被迫进入四年制的郑州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上学。由于他勤于写作,并常有文章发表,引起了当地报纸的重视,这些报纸副刊开始不断向他约稿,他同时担任好几家报纸副刊的特约撰稿人。1935年 “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后,他不仅积极参加了郑州当地声势浩大的学生示威游行,还在自己主编的《大华晨报》文学副刊“铁笛”上发表抗日救亡文章。
1937年夏,魏巍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听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正在招生的消息,遂决定前去报考。但当时赴延安需要有介绍证明,恰巧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有一位名叫黄正甫(即黄云海)的国文老师系中共地下党员,他给魏巍开了一封去延安的介绍信。魏巍拿着介绍信秘密离开郑州,直奔西安,于9月间住进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招待所。但事不凑巧,当时有一批新招收的抗大学员刚离开西安赴晋南一带。他只好星夜兼程地从西安折回潼关,渡过黄河,沿着同蒲路一直往北追赶,到晋南的洪洞县时,终于赶上了这支队伍。他在马牧村以“魏巍”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先编入第115师随营学校的学兵队,不久又转到这个师部的军政干部学校。该校后来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当时,总部随营学校驻在洪洞县的白石村,在此他第一次见到了敬爱的朱德总司令,并写下了长达500行的诗歌《黄河行》。
◆抗大四期毕业照,二排右3为魏巍(1938年11月)。
直至1938年,魏巍才随总部随营学校抵达延安。他原想入鲁迅文学艺术院(以下简称鲁艺)学习,却被组织上分配到抗大第四期四大队二队的军事队学习,不久转入政治队,并于同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他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等课程,还积极参加了由诗人柯仲平、田间等在延安发起的街头诗运动。魏巍将长诗《黄河行》寄给在鲁艺任教的诗人何其芳,何其芳看后对这首诗持肯定态度,并写了《〈黄河行〉读后》一文。次年,《黄河行》连同何其芳的读后感,在西安进步报纸《国风日报》文学副刊上发表。
从抗大毕业后,魏巍参加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的“前方战地记者团”,于1939年初离开延安,奔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去采访。此后,他被分配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辑科工作,不久调到军区独立第一师一团一营任教育干事。同年11月,晋察冀军区所部在6天时间里连续取得了雁宿崖战斗和黄土岭伏击战的胜利,共歼灭日军1500多人,其中包括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随一团作战的魏巍据此写下了战地通讯《雁宿崖战斗小景》和《黄土岭战斗日记》,另外还创作了诗歌《滹沱河》《高粱长起来吧》《黄槐花飘落的时候》和《月夜短曲》等。此后,他一直转战在冀中的保定、易县、完县(今顺平)、满城等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以及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反“扫荡”作战。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魏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正如他所说的:“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伟大的人民群众不仅教育了我,也养育了我,我对此将永远感念不忘。”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大都发表在晋察冀的油印诗刊《诗建设》和《诗战线》上,以及《子弟兵》报和《晋察冀日报》文学副刊上。1940年夏,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执行委员、常务委员,次年又当选为晋察冀诗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