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最好的种衣剂,水稻种衣剂有什么危害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3 11:16:16

恶苗病是水稻上常见的苗期种传病害,早籼稻、粳稻田容易发生,每年都有一些农户忽视浸种,恶苗病发生较为严重,如图1、图2便是没有浸种的后果。恶苗病发生后植株纤细瘦弱,叶鞘变长,比正常秧苗高出许多,叶色发黄,根系发育不良。恶苗病发生后难以防治,播种前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水稻最好的种衣剂,水稻种衣剂有什么危害(1)

水稻最好的种衣剂,水稻种衣剂有什么危害(2)

1、常用*菌剂对恶苗病防效降低

恶苗病对常用*菌剂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抗性严重的地区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菌剂进行防治。据有关研究报道,浙江、黑龙江、江苏等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已产生较严重的抗性,同时对氰烯菌酯的抗性也处于快速发展和蔓延态势。因此,会出现使用了咪鲜胺、氰烯菌酯等浸种仍发生恶苗病的情况。

2、选种是预防恶苗病的有效措施

恶苗病是种传病害,除病菌抗药性增强造成防效降低外,带菌率高的种子会加大恶苗病发生风险。部分品种种植年限长,抗病性衰退明显,尤其是多年种植的自留种,带菌率高。因此,要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不在发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要从无病地区引种(即选择正规包装的种子),用清水筛选掉瘪谷,并且注意加强用药处理种子。

水稻最好的种衣剂,水稻种衣剂有什么危害(3)

带菌率高的种子若浸种处理技术不到位会造成恶苗病发生。恶苗病病菌主要在稻种破胸时侵染,然而浸种催芽时种子聚集,温湿度适宜,若药液未与种子充分接触,种子携带的病菌分生孢子大量萌发,扩散侵染不带菌的稻种,使得恶苗病病株增多。

水稻最好的种衣剂,水稻种衣剂有什么危害(4)

3、有什么好的种衣剂或浸种剂?

可用于预防恶苗病的*菌剂较多,除常用的咪鲜胺、氰烯菌酯、乙蒜素外,还可选用种菌唑、甲霜·种菌唑、甲·嘧·甲霜灵(禾姆)、精甲·咯菌腈、肟菌·异噻胺等种衣剂或浸种剂。种菌唑是新型三唑类*菌剂,对水稻恶苗病防效优异,在对咪鲜胺、氰烯菌酯等产生抗性的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种菌唑、甲霜·种菌唑等含种菌唑的种衣剂或浸种剂。

水稻最好的种衣剂,水稻种衣剂有什么危害(5)

种子处理方法:一是用咪鲜胺浸种,一般用25%咪鲜胺乳油2毫升加水5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后不需清洗种子,直接催芽。二是用氰烯菌酯浸种,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毫升加水5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后不需清洗种子,直接催芽。三是每公斤干稻种选用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禾姆)10毫升或者100克/升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1.5-1.5毫升或者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5-20毫升。使用药剂浸种过程中要规范,一般需要浸种至少四个小时以上,最好12个小时至24个小时(根据气温调整),缩短堆积催芽的时间,能提高预防恶苗病的效果。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