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文/赵心放
(李贺)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多种企业管理工作。近年来发表的小说、散文、诗词、儿歌散布于网络和本地的报刊。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组唐朝服饰)
开篇先对文章题目释意: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由此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他出生前家道已没落。
“呕心沥血”: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两句诗描写李贺“刳(kū)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说:把肝剖成片作为纸,让血滴出来作为墨水,用来写文章。形容李贺创作的的认真和艰辛。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呕心沥血”。
诗鬼:诗人李贺的别称,还另称鬼才。
幼时的李贺,身体瘦弱得像根小竹杆,两道眼眉相连,鼻子肥大,手指细长如鸡爪。请不要觑他长得不受看,没丝毫靓仔帅哥样,那脑瓜儿却灵光得要命,7岁即能挥笔写诗词文章,15、16岁时,就成了写乐府诗的行家里手,水平堪比先辈诗人李益。
他不仅天资聪明,还十分勤奋。每次写诗一般都不会先定题目,而是先积累好素材,再一句一句精琢细磨。他常常喜欢骑着一匹瘦弱的小毛驴,背着一个织锦的书囊,里面装着纸和笔,再带上一名小书童,四处去漫游。一边观看一边思考,遇到好题材,想出一些好诗句,就赶紧拿笔记下来,回家之后再仔细整理成文章。他是个典型的夜猫子,每天很晚才去睡觉。
他的身体本来就差,使得母亲十分担心。每天李贺一回到家,母亲就马上打开他的书囊,看看他又写了多少诗句。如果发现里面有很多书稿的话,母亲不但不会开心,反而会又心疼又生气地说,干吗要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写诗上啊!你真的是要把自己的心呕出来才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