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主要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望海潮铺叙的写作手法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6 02:31:15

(一)点面结合的概念内涵

点面结合,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具体而言,就是将最能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的关键材料作为“点”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把其他起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作用的材料作为“面”来谋篇布局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面结合之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人事景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人事景物的概括描写。“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面”常常作为“点”的背景而出现,对“点”起着烘托作用。

运用点面结合手法的艺术效果是:从创作者角度而言,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从读者的阅读角度而言,作品塑造人物、叙述事件和描写场景的层次感和画面感强,既给读者以整体感受,便于整体把握,又可以让读者真切深入地体会人事景物的鲜明形象,进而产生过目难忘、触动心灵的阅读体验。

(二)点面结合的常见形式:

整体与局部组合——整体为面,局部为点。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过程中,作者可以先对描写的对象进行整体叙述,然后再聚焦一个或几个局部,进行详细刻画。

群体与个体组合——群体为面,个体为点。先描述群体的状态,再描述其中的个体的状态。

概括与具体组合——概括为面,具体为点。这类作品先概括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然后再通过具体叙述事例描绘人物,充分揭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

广角与特写组合——广角为面,特写为点。在景物描写中,一般来说,广角镜头多为面,特写镜头多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

望海潮主要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望海潮铺叙的写作手法(17)

相关训练题

望海潮主要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望海潮铺叙的写作手法(18)

望海潮主要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望海潮铺叙的写作手法(19)

【点面结合试题练习】

【2018浙江】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答案: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点面结合试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①

杨巨源

两河②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歧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③,诸侯不复更长征。

【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大唐帝国的稳定。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宪宗任用为宰相,三年内平定了藩镇割据,唐朝再次实现了统一。这首诗是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②两河: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③庙略:皇室宗庙的功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征人回”的背景,从“万方清”三字可见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B.颈联说战争结束了,部队回原驻地;旆旌寄回了家乡,和平已到来。

C.尾联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歌颂平藩战争的丰功伟绩,总括全诗,深化主题。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展现了征人的风采,给人雄健昂扬的感受。

16.颔联是怎样刻画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D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错误,这首诗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民期盼和平的共同心愿。没有体现“悲凉”。

16.①通过“立马”“望云”“射雕”等细节刻画(动作描写),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②以宁静的“秋塞”、傍晚晴丽的天空、秋水等美的意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③以点带面。通过个体征人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群体征人的精神面貌。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承首句“万方清”荡开,“立马”“望云”“射雕”等,对征人的细节刻画,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秋塞静、晚天晴、秋水美,以具象兴抽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对句射雕临水,因对仗和平仄而倒装,实际意思是临水射雕。以点带面。通过对个体征人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群体征人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作者表明上是描述军队打仗结束的情形以及军旗等与战争相关的物品,实际表达了战争年代平民百姓对和平的渴望与向往之情。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高邮

【明】杨士奇

四顾无山色,苍茫极远天。水云涵郡郭,粳稻被湖田。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

点绛唇·湖上

【清】释正喦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③。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注释】①高邮:江苏省地名。②清代陈廷棹评:“……除西湖老僧《点绛唇》外,鲜有佳者……其中一片化机,未可浅视。”③西湖长:掌管西湖的人。

15.从题材上看,两首诗歌都属于山水田园范畴。从所抒发的情感看,第一首抒发的是 ,第二首抒发的是

16.两首诗歌在景物描写上各具特色,请比较二者的不同。

答案: 15.羁愁 闲适(得意、不受世俗的羁绊、对自由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16.①描写角度不同。《高邮》点面结合,既有远景勾勒,也有细致景物的描摹,描写的较为细致,营造清新的意境;《点绛唇》只注重“点”,西湖特色景致的“点”,引发读者想象勾勒整幅画面。②描写手法不同。《高邮》视听结合,有生活气息,烟火气,偏向于景物的“活”。《点绛唇》则以动衬静,用“高歌”“拍掌”“荡浆”反衬出景物的“静”。③写景目的不同,《高邮》为抒情张本,借景抒情。前六句描写的山水田园风光是为了引出“羁愁”。《点绛唇》的写景是把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写出闲适之情,不受世俗的羁绊,对自由的热爱。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韩干①马十四匹

苏轼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②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③,一马却避长鸣嘶。

老髯奚官④里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⑤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注】①韩干:唐代名画家,善画马。②宛:弯曲。③任前双举后:指马的全身重量着于前足,后足向后踢起。④奚官:指马夫。⑤吻:嘴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题画诗,但诗人入笔却没有先点明画作,而是直接从画面上的群马写起,从而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B.五、六句写的是人,但仍然围绕“马”这一主题,而且这两句还起到衔接前六马与后八马的作用,使行文富于变化。

C.“韩生”一句既指明前面所写是画中情景而不是生活实景,又用极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画家韩斡高超的绘画艺术。

D.最后两句,诗人由画作而生发感慨,认为世上已没有像韩干那样懂马画马的人,体现出诗人对杰出人才的强烈呼唤。

16.诗中诗人自评“作诗如见画”,请分析这首诗对众马的描写是怎样做到“如见画”的。

答案:15.D D项,“体现出诗人对杰出人才的强烈呼唤”错误,最后两句诗表达的应该是诗人对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期盼。“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意思是,世间没有善于相马的伯乐和善于画马的韩干,连现实中的骏马都无人赏识,又何况是画中的马、诗中的马。既然如此,韩*这画、苏轼的这诗,还有谁去看呢?两句诗收尽全篇,感慨无限,意味无穷。

16.①层次分明,点面结合。诗中通过“二马”“一马”“后有八匹”等词语,将众马有条不紊地一一呈现;既有群体表现,也有个体刻画,使画家笔下的群马图历历如见。②手法多样,语言生动。诗人通过“出林鹤”“鹤俯啄”等比喻,以及“任前双举”“却避长鸣”“微流赴吻”等神态、动作描写,将众马不同的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望海潮主要的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望海潮铺叙的写作手法(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