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以其优雅的姿态、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我国有着悠久的芦花文化,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对它抒发着由衷的喜爱。诗人说“八月九月看芦花”,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了解芦花文化,再赏花吧!
芦花,学名为“芦苇”,为禾本科芦苇属植物。它生长在水边、湖泊、沼泽等湿地环境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我国,芦苇分布广泛,从东北的长白山区到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其身影。而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江南地区,更是芦苇生长的乐园。
自古以来,芦花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以芦花为题的诗句繁多,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五》中便有“江上人家芦苇深,渡头船子打鱼沉”的描绘;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中也写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上市时。”芦花成为诗人们寄托情感、寓意理想的载体。
“诗人最爱是芦花”。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著有《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诗里就表达了一种适合休闲的美景。唐代诗人崔道融更会休闲,在其《钓鱼》一诗里表白:“闲钓江鱼不钓名,无瓯斟酒暮山青。醉头倒白芦花里,却向无端犯客星。”他闲来垂钓,斟酒自娱,醉卧芦丛,充满无限乐趣,似比严光更高一等。
翻阅《历代垂钓诗话》,还发现婺州诗人张志和相约他的弟弟,不远万里到洞庭水乡采风、垂钓,并作了《渔父》曲,首句就赞美芦花:“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他还作了《渔歌子》(五首)。
这组渔歌一出,广为流传,远及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年),亲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为日本填词开山。其影响之广,可见一斑。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散文大家可能受其影响,干脆将自己的名字与芦花相联,笔名就叫德富芦花。
他在《芦花》一文里反驳清少纳言道:“我所爱的正是这个不值一看的芦花……洲崎以东沿海,茫茫一色,那就是如雪的芦花……潮退了,满布着洞穴的沙滩显露出来,泥浆淤塞的芦根上有小螃蟹的爬动。涨潮的时候,万顷芦花,倒映水中。渔歌和橹声,此起彼伏。”像这样的天然美景,不仅鱼虾之类爱在这里栖息,就连鹭鸶和鹬鸟也喜欢在这里安家。
芦花在我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首先,芦花寓意坚韧不拔。它生长在水边,环境恶劣,却依然能茁壮成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芦花常常被用来象征人们身处困境,仍能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品质。其次,芦花象征着纯洁无瑕。它白色的花瓣,如同皑皑白雪,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在文学作品中,芦花常常被用来象征忠贞的爱情、高尚的品质等。
在民间,芦花也有着诸多用途。芦苇的茎秆可作造纸、编织、建筑等材料;芦苇的嫩芽可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药用价值;芦苇的花絮可制作扫帚,甚至可以作为填充物制作枕头。芦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湿地环境受到破坏,芦苇的生长面积逐渐减少。同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享受芦花美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珍惜湿地资源,让芦花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八月九月看芦花”,正值金秋时节,芦花盛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芦花那优雅的身姿,感受那独特的文化韵味。同时,也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关爱生态环境,让芦花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