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吗,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9 21:38:28

一、汉族基本概括

汉族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取了周围的部分荆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其先后经过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汉代以后,周边的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逐渐地,汉族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百世不易的的族称。

汉族是以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代形成的统一的、稳定的民族,又经秦汉以来2000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与文化,得以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历史上,汉族是典型的以家庭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民族,形成了悠久的农耕文化。汉族聚居的全国广大地区,资源众多,物产丰饶。

汉族的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时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属表意文字。

天命崇拜、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信仰的传统观念。汉族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具有汉民族特色的宗教,域外传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也能在汉文化的土壤中植根发展、广为传布。

汉族的饮食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鱼肉、蔬菜为副食。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米的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的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其他的粮食作物如玉米、高粱、谷类、薯类等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的菜肴极其丰富,因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地方特产、生活方式、烹调方法、审美爱好等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地方菜系。汉族的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形、器、意的完美结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酒文化和茶文化内涵深厚、独树一帜。

汉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据有迹可循的考古发现,迄今至少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纺织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化,外族服饰的冲击,诱发和促进了汉族服饰的演进与更新。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独步世界。

民居是人们的生活空间。汉族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由于受各自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的限制,呈现出不同的民居式样。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主要代表,黄土高原上是错落有致的窑洞,南方以天井式瓦房居多,闽赣粤地区的客家人则是居住大围楼,另有徽派建筑、江南的水乡民居、上海的石库门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长期以来,对汉族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理念。

二、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根据国务院令,从2008年1月1日起,除春节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成为全国性法定节日。

1.春节

汉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吗,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1)

春节-除夕

春节俗称“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壮、布依、朝鲜、侗、瑶等族都过此节。

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我国古代居民在岁尾年初之际,用一年收获物祭祀众神和祖先,并歌舞戏耍,举行各种娱乐活动,逐渐形成了新春佳节。

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内容:操办年货、做新衣、掸尘、祭灶、祀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饮屠苏酒、给压岁钱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饺子、元宵,舞狮子,扭秧歌,玩花灯。

除夕之夜,即年三十晚,家家团聚,吃团圆饭,闭门团坐待旦,谓之守岁。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多吃年糕,象征生活步步高。

贴春联、挂年画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新春佳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

2.元宵节

汉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吗,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2)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每年第一个望月,称为上元节,也称元宵节,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元宵节之夜有放花灯、观花灯、耍灶火、打太平鼓、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唱大戏等活动,热闹非凡,故有“闹元宵”之说。元宵耍灯起源于汉代,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的盛大活动。吃元宵寄托着人们祈求新的一年圆满甜美的心愿。

每到元宵节,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灯展。展出的彩灯有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飞禽走兽灯和各种玩具灯。在北方的寒冷地区,人们还制作出千姿百态的冰灯,给元宵节的夜晚增添了新的光彩。

3.清明节

汉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吗,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3)

清明节青团

清明节又称踏春节,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除汉族外,彝、壮、布依、满、侗、瑶、白等族皆过此节。节期在农历三月间,即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它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加之又有古代的寒食、上巳等节日风俗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它的设立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

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其中扫墓秦以前已有,唐代成为定俗,宋代得到沿袭,一直延续至今。踏春又叫春游,古代叫探春,起源于唐代,宋代以后盛行不衰,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追念祖先、寄托哀思提供了合适的时机,而且也给人们亲近自然、回归田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端午节

汉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吗,中国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