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和自媒体称,某国产品牌酱油在国内和国外销售的产品配料表不一样,国内销售的酱油产品含有添加剂,国外销售的产品则不含添加剂,并称该品牌酱油是“海克斯科技食品”(游戏用语,指魔法与科技的融合技术,被网友拿来比喻食品添加剂合成工艺),随后该词条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关键词,引发公众焦虑。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截图自微博)
涉事公司两度回应,同一品质的产品,国内国际的内控标准一致。10月5日凌晨,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声:“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有业内人士澄清,食品添加剂和非法使用添加剂是两回事,前者在食品行业的运用很普遍,合规使用可以稳定产品品质且对人体无害,公众不必恐慌。
由此引发一个问题:短视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一句话,科普最重要的是解答“十万个为什么”,而不是制造“十万个真可怕”。
(海外网友对比国内外同款产品配料表一致 来源 抖音)
以此次围绕酱油产品的舆情发酵为例,一些博主只是给公众展示食品添加剂的诸多“神奇”效果,并发出“不要买某品牌”的建议,但这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公众还需要知道“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在什么程度上使用会产生危害、为什么国内外会有不同的标准、标准不同是否意味着品质不同,等等。
遗憾的是,不少博主回避实质问题,只一味浓墨重彩地渲染食品添加剂的“合成”“神奇”作用,甚至将“告诫名单”不断扩大,从面包、饮料、零食到食用油、婴儿奶粉、日化用品,几乎无一幸免。揪出配料表中的某些物质,通过用化学实验产生冲击眼球的效果等方式来引起公众紧张、焦虑,这已经成为不少所谓“科普博主”博取关注的惯用套路。
比如,有些身穿白大褂标榜医学博士等“人设”的科普博主,在商超洗发水区给公众解读配料表中的化学成分,这本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产品性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他们接下来“不要买XX,推荐买XX”的操作,往往令人生疑。
一些博主或故弄玄虚、似是而非,或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尽管其打造的是“科普博主”的人设,但其短视频内容并不是在准确传播科学常识,某种程度上,反倒是在制造焦虑、加剧恐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说难听点,这类似是而非的“科普”是在消解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更可能扰乱相关行业秩序。
在包括食品添加剂等公众关注的很多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多科学的、专业的声音,消解公众疑虑,比如,对于我们是否有某些食品标准低于国际标准,需要有关方面和专业人士给出专业的解读,而不是简单臆测。
短视频平台上,有做科普的,但也不乏做生意的,公众还是要擦亮眼睛。无论如何,科普性的短视频都必须基于科学、理性,着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疏解疑虑、消除误解,而不是制造和加剧恐慌,正所谓“脱离剂量谈致癌都是耍流氓”。
这些年来,新食安法持续发力,我国“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坚定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信心,多给市场一些信任,也需要各类博主出一份力,别只为了流量而唯恐天下不乱。对于制造恐慌的自媒体,平台和有关方面不可等闲视之,否则,谁也不知道下次受牵连的会是哪种商品、哪个领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本期编辑:安彦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