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思明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每年端午节,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端午节杂糅多种民俗于一体。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存在着习俗内容形式的差异,主要活动有赛龙舟、祭龙、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打午时水、食粽子、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其中赛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颇为盛行,走出国门后受到各国人民喜爱,并逐渐形成了国际性赛事。端午食粽,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蕴藏着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诸如“天人合一”自然观、古老星象文化、传统人文哲学等,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更融入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比如,赛龙舟与食粽可谓自古传承、迄今不辍。为了将端午节及其不朽历史文化精神留住,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不仅铸造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端午文化还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力。比如在日本,每年公历5月5日,是日本人过端午节的日子,他们会吃粽子,并在门前挂出菖蒲草。在朝鲜半岛,人们把端午节作为一个祭天的庆典。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
据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几位历史人物而设立。比如纪念伍子胥说,此说在江浙一带流传甚广;再比如纪念孝女曹娥说;而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记载,端午节乃为纪念先贤介子推而设立;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念屈原说。相传因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屈原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流放中,屈原写下忧国忧民的《离*》《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汇集岸边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打捞贤臣屈大夫时,纷纷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洞庭。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龙舟竞赛。百姓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由此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魅力和精神魅力。中华儿女既有谦谦然君子的温文尔雅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刚烈骁勇一面。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坚毅性格,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厚基础与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过数千年悠悠岁月,是极具传承价值的精神遗产;饱经风霜后的民族传统文化,呈现了优美与崇高兼容的仪态,深深镌刻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田。
端午节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通过一系列民俗活动,培养华人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人们的敬祖意识、家庭观念、爱国精神,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铸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血脉不断,就在于对伟大的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弘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积淀了独特可贵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认同。尤其置身于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国际环境日臻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大背景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意义就显得更为重大。
(作者周思明为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