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普遍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31 23:40:10

我是中国人,我写汉字,堂堂正正做人,方方正正写字。

说汉语,写汉字是中国人的特质之一,这里并不考虑实际出生地等涉及国籍的问题,我们把说汉语、写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来看。换句话说,不懂汉语,不会书写汉字,就并非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

最普遍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

人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汉语,又发明了汉字。汉语、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特征,又反过来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汉语是最为优美的语言,它优美在鲜明的节奏、抑扬的声调、生动的表现,灵活的形式,能够表达极为深刻的思想和复杂的感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音难改。他乡遇故知,漂泊的游子如果在旅途中能听到熟悉的家乡话,那一定是件让人倍感兴奋的事,要不然人们怎么会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呢?

你看: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就因为换了语序,句意就逐步递进、加强。同一个“和”字,我“和”你说句话和我“和”你心连心,这两句话中都有个“和”字,都是虚词,但是词性不同,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重在意会的语言,不注重语法,语法形式的变化很少。

最普遍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2)

好热闹。好不热闹。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的。并不因为出现了否定词“不”就表示否定,这里实际上是一种强调。英语中名词的单复数,时态的动词变化以及基本句型的不同表达方式,在汉语中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汉字是了不起的发明。汉字有6种造字法,传统称之为六书,其中哪种造字法最为常见呢?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其实中国人阴阳平衡思想的体现。这是一种别样的对偶,有点类似儒家的中庸思想。

如果一味的追求汉字的表音特征,就会导致大量假借字的出现,这不符合汉字以形表意的本质特点,也会造成认读的困难。同时,一味的坚持以形表意,忽视语言的声音特征,字符数量就会剧增,记忆也将不堪重负、只用将两者结合起来,既坚持表意的特征,又能够揭示出读音,形声字就成为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最普遍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3)

从古至今,基本常用的汉字数量大约稳定在3000字左右,虽然汉字的整体数量很大约有10万个左右(根据《中华字海》),但大部分是已经死去的或不常用的生僻字、异体字,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常用的3000个汉字,就能畅通无阻的认读和书写,绝不再是文盲了。

相比较英语词汇量来说,总体数量早已经上百万了,日常的交流恐怕是要1万个左右的单词吧。对比起来,英语26个字母入门容易,但随后大量的词汇会让人应接不暇。而汉字书写开始是比较困难,需要有较长的训练过程,可一旦识字量超过2000个以上,不管是阅读和写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我们也要看到英文是采取线性书写的方式,全部是屈曲或者说是平直的线条,构型单一。而汉字则是以横竖撇点折为基本笔画,在平面上二维展开。汉字构件的位置对于表义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果是书法,汉字在间架结构上还会产生大小、高低,穿插、避让等样式,创作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符号。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字体的书写形式虽历经不同书体的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文字结构的稳定性。虽然现代汉字的符号性已经非常突出了,多数情况下已经很难看出是象形或会意的特征了,但是只要我们稍加训练,懂得文字学的常识,对于相当一部分汉字来说,就不难看清楚其中的变化源流。这里非常推荐曾宪通先生的《汉字源流》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演变很有启发意义。

最普遍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4)

因为汉字结构的稳定,我们就能穿越时空,读懂几千年的古书,知道祖先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了解那些伟大的思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文脉不断,浩气长存,汉字居功甚伟。

除了汉字自身的原因外,也要考虑到文言文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现今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文言文难学难懂,殊不知难学难懂的文言文,只是因为现代人缺乏写作训练而已。古人选择了文言文这样的书面表达形式,几千年来保持了稳定,实际上就从形式上保证了文化传统不走样。为人所诟病的文言分离,反而成为完整保存文化基因的重要形式。

最普遍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5)

因为从古至今,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语音也是不断变化的,而古人一旦进入写作状态,就会坚持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述而不作保证了从形式上这种思想内核不会被改写。

当然,汉语难学,汉字难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为了长远的便利,总要付出眼前的一些代价。老祖先早已知道先苦后甜的道理,即使汉语、汉字,博大、优美、精深,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都在学的东西,我们要更准确的表达,更得体的述说,说好话,写好字,做有修养的中国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