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合北京的观众,皮簧的主奏乐器经历了笛子到胡琴的变化。和胡琴相比,笛子在腔调之转折时欠灵活 , 妨碍声腔的发展 ,故而以胡琴代笛子。 经过一批琴师的努力, 胡琴改进成为“京胡”,演奏技巧也达到新的高度, 使京剧音乐的风格更为鲜明。 皮簧腔的京化,是为适应京师观众的审美需要而作的变化和创造。
在徽调与汉调基础上形成的京剧,主要声腔西皮、二黄与汉调、徽调相同。 但京剧吸收了宫廷艺术的营养,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继而得到中上层戏曲观众的响应和支持,不少文人参与了艺术创作,在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中不断进步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演员和杰出作品,赢得广大观众和巨大演出市场。 而徽调和汉调与京剧相比则相形见绌,艺术上逐渐萎缩,从业人员逐渐改唱京剧,演出市场逐渐被京剧占领。京剧也渐渐成为中国的国剧,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