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花菌(鹿花草)中的假羊肚也叫头套状鹿花菌。其古怪的外形看上去就像是暗紫色或棕色的脑花。假羊肚发现于从北美洲大湖地区到芬兰南部的沙质土壤,这些模样恐怖的真菌有时也被称为“牛排蘑菇”。如果烹调方法恰当。假羊肚绝对是一道美味。但如果烹制得不好,它就会要了你的命。千万当心:假羊肚生吃有剧毒,必须把它煮得半熟后才能用来做菜。
看上去很另类的猴头菇
就算你见过不少的蘑菇,你依然会觉得猴头菌(猴头菇)很另类。模样浓密繁茂的猴头菇与其他任何蘑菇的样子都不同,但明显是可食用菌,它们生长在活的或死的树上(通常为阁叶树)。经过烹调后,猴头菇据说有海鲜的色泽与纹理。也被称作“刺猬菇”或“萨梯(希腊神话中森林之神)胡子菇”的猴头菇不仅好吃,而且有利于健康。中医使用猴头菇已有上千年,最近的研究发现猴头菇有抗氧化特性。能降低血糖水平。目前科学家还在调查猴头菇包含的化合物能否治疗痴呆症。
荧光小菇像萤火虫那样发光
荧光小菇是最近记录的7种生物性发光真菌之一,迄今记录在案的这类发绿光真菌已有71种。真正的荧光小菇首次得到正式辨识是在19世纪。地点是位于太平洋海域的日本小笠原群岛。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墨西哥和波多黎各等地,也发现了生物发光性真菌,而且发的都是同样柔和的黄绿光。生物发光性被认为是真菌内部化合物作用的结果,发光原理与萤火虫发光类似。
恶臭如猫粪的鬼笔菌
鬼笔菌也叫臭角菌,这种惊人的有柄真菌的暗色菌伞由黏滑的孢子组成。尽管外形让人不太舒服。鬼笔菌却被相信可以食用。据说美国西弗吉尼亚等地的人食用鬼笔菌。
鬼笔菌从卵状的灰白色于实体冒出,子实体的一半埋在林地上的落叶层中。“卵”高2~4厘米,宽1~2厘米,其下方常能见到白色的根状菌索。“卵”有一层坚硬的“皮肤”——包被,它覆盖着一个凝胶状的内层,这个内层保护着完全成形、但尚未展开的子实体。
一旦“卵”爆开,真菌便迅速膨胀,通常只需几小时,真菌即达到10~12厘米的完整高度。此时它厚约1厘米,为黄白色、黄色或淡橘色。爆开的“卵”在底部像一只小袋子一样保留为菌托。此时的菌柱很脆弱,有凹痕,呈圆柱形。它有一个通常弯曲的尖端——菌伞,菌伞覆盖着像是暗黄褐色膏泥的产孢组织,其臭味对昆虫来说无法抵御,而这些昆虫帮助传播鬼笔菌的孢子。孢子团下面的暗橘色部分,其臭味就算没有相关的白鬼笔菌那么浓烈,也像猫粪—般恶臭。
珊瑚真菌好像生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