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近地点和远地点时,在视觉直径上带来的差异只有百分之十几左右,而在同一个夜晚之内地月距离的变化完全可以忽略,这不是巨大月亮错觉的成因。并且,月球在地平线位置时,还要比在天顶距离观察者远了一个地球半径,对于地月距离来说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错觉消失
月亮错觉是如此明显而又很奇怪,所以研究者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来比对。
A.最简单的,是弯下腰从双腿之间倒着看,虽然是个淘气包举动,但令人惊诧的是,错觉的效果大打折扣,月亮看起来没有那么大了。。。
B.用纸卷成一个筒从中来看月亮,这样会消除地平线、房屋和树木等景物的影响,月亮同样开始变小了;怪异的是,纸筒的直径越小所看到的月亮也会随之变小;将纸筒缩小到只能容纳月亮的尺寸,然后等它升到天顶时再进行观看,会发现月亮仍然只占据了纸筒的直径范围,大小没有任何变化。简便的做法,将手指弯曲成一个小孔,一边看月亮一边改变孔的大小试一试,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一下远处的楼房,你会发现只对月亮的大小有影响。
C.将胳膊伸直,选择一个合适尺寸的小物品(例如硬币)捏在指尖,仅用一只眼睛来观看,让小物品恰好覆盖地平线月亮的大小;然后等月亮升到天顶看起来已经明显变小时,用同样的方法你会发现小物品不大不小仍然恰好遮挡住了月亮。
D.既然肉眼总能看到不一样大小的月亮,那么用照相机拍下来试试?
不同高度的月亮,除了开始略扁、越升越圆之外,无论其天空位置如何,对于相机来说大小居然总是完全一样的。。。
虽然以我们的肉眼来看,月亮在升高的过程中不断变小,但在相机的延时序列中却完全没有变化。从感觉上来说,这个反差很难接受,但事实的确如此。机器是冰冷的,不会自主调节、更没有适应性的概念,天文台的测量结果同样如此,同一个夜晚的月亮视角是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