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晴赏析,回首萧瑟处深度解析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13 22:10:29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晴赏析,回首萧瑟处深度解析(1)

Apr.

2 灼见(*penetratingview)

每临大事有定气

来源 | 物道精致生活(wudaojieqi)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晴赏析,回首萧瑟处深度解析(2)

苏东坡的故事大家听过太多,今天我想要讲一件你不知道的小事。

在那段小事里,他还没成为神话,只是个手忙脚乱的普通人,跟今天的我们很像。

他遇到了许多生活风波。

他在湖北黄冈抗击病疫,在经济滑落时努力生存,也焦虑躁乱时学着安定。

如果你不忙,不如听我讲一段“东坡定风波”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107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那天说起:

因为乌台诗案,当时的苏轼已经在监狱里待了130天。这天出狱,他一出来,脑子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这会儿出来刚好碰到春节,简直不要太棒。

他这刚过完年三十,人家就押他赶赴黄州(湖北黄冈),乐乐呵呵地换个地方继续流放。

谁知一来到黄州,苏轼就遇到了连年大疫。

目之所见,白骨遍地,人传人十分迅速,当地人吓得不敢来往,只好在家里求神告佛。

黄州官员手忙脚乱,不得其法。已经没有实权的苏轼,偏偏要管一管,冷静下来后,他想起朋友巢谷给他的药方圣散子,专治寒湿病疫。

可这巢谷曾叮嘱苏轼不能传于外人,苏轼举手对天发誓才拿的。

这回,苏轼当了“背信弃义”的人,他将药方熬成汤水送给百姓,还将其给了当时名医庞安时传播开来。

服用了圣散子的百姓,大多救活了。

在这场瘟疫,苏轼自始至终有种定气。

用他偶像陶渊明的话说,便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生有定气,处顺境不喜,处逆境不惧,该尽时自然尽,不用过分多虑。

但苏轼想不到的是,这只是他在黄州遇到的第一个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晴赏析,回首萧瑟处深度解析(3)

01 【 身 定 】

吾心安处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第二个风波,就是疫情下的经济滑落。当时他无房可住,穷得叮当响。

无论多漂泊,还是需要一间茅屋遮风避雨,把身安定好,才能谈定风波吧。

中年苏轼是以犯官的身份来黄州的,没有工资,只能靠原有积蓄过活,一家人的口粮成了最大的问题。

可苏轼淡定地说:“等钱用光了再说吧,水到渠成,发什么愁呀。”

说归说,他也留意着如何自给自足。

一年后,积蓄终于全部花光了,他想方设法通过朋友马正卿,从官府租了些荒地,自称“东坡居士”,从文坛大佬变成农民。

首先,是盖房犁田,把身子安顿好。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晴赏析,回首萧瑟处深度解析(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