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是谁说的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3-20 08:40:06

目前来看,中华民族复兴是大概率事件。而民族复兴,文化自信是前提条件——那么,文化自信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我们对于“科学”与“进化论”过于迷信的态度。大家可能有点愕然,别着急,听我讲完。

为什么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是谁说的(1)

首先,“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科学”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学过历史课本的人都知道,“科学”起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西方所谓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其实源于满清皇室联合西方贵族对于《永乐大典》的翻译与应用。

例如,牛顿一手拿着《甘石星经》,一手拿着望远镜找星星;数学家们则夜以继日地研究《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为其提供演算基础;莱布尼茨与传教士研究《易经》“二进制”的书信,如今还存放于大英博物馆;航海家们则拿着郑和的航海资料与《坤舆万国全图》忙着“发现”新大陆;瓦特在《天工开物》中看到了蒸汽机图解,于是“发明”了蒸汽机;音乐家们拿着明朝朱载堉的著作,潜心研究——他们把天人合一的“五音十二律”,“发明”成了七个音调;

虽然他们最终也没能完成破译整部《永乐大典》内容的十分之一,但是已经足够他们拿着去搞启蒙运动了。牛顿十分不好意思地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永乐大典》作为百科全书,分科而学的思维相当明晰。近代所谓的“科学”,其实就是“分科而学”,也是源于这里。

“分科而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很清楚,那就是“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尟”。分科越细,离本体就越远,也就越难以获得真相。这就像目前的医院,分科越细,越无法探知健康本源。

所以,“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假设”。在这个逻辑上,就出现了“否定之否定”原理。也就是说,昨天的“科学”,一定会被今天的“科学”否定;而今天的“科学”,一定会被明天的“科学”否定。

既然注定要被否定的认知,为什么拿来当作衡量一切的标准呢?今天的“不科学”,会不会就是明天的“科学”呢?

至于“进化论”,那就更荒唐了。首先,这只是一个假说。一个假说如果能够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证据支撑;二是能够逻辑自洽。

可惜,对于人类而言,这俩条件一个也不成立。

首先是证据。至今为止,我们有发现任何化石来证明人类的进化过程吗?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相反,三星堆等文物却是层出不穷;

其次,进化论的主要逻辑是“适者生存”。大家可以对比同类参数,看看地球上四肢哺乳动物,从出生到独立行走,需要多长时间?而反观人类呢?如果这么个自然进化法,到不了所谓的石器时代,早就灭绝了;

进化论的次要逻辑是“用进废退”。可是大家知道吗?即使爱因斯坦也没有开发超过大脑容量的百分之五。那我们世世代代顶着这么个大脑袋,留着干什么用?人类生产时导致难产的最大因素是大脑;人类身体运行时能量消耗最高的也是大脑;这么“没用”的东西,咋就不“废退”呢?

今天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质疑,主要源于对“科学”与“进化论”的过度迷信,让我们沦落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可怜境地。

事实上,即使是现在的科学,也已经逐渐接近了真相。当它发现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宇宙模型时,当它在量子力学范围内发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殊途同归,“科学”的尽头就是“易学”。

“进化论”本来就站不住脚,却能成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相信;“双缝实验”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为什么没有人给我们普及?我们直到今天还在迷信的科学知识,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否定”了。

中华文明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啥啊?因为祂完备地揭示了宇宙运行真相——如今量子力学最新公布的“量子纠缠态”,不就是个“太极图”嘛。

所以,只要破除了对“科学”和“进化论”迷信的态度,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华传统文化,顺便研究研究不断出土的各类文物——想不自信,都难呐!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