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
《后浪》火了,引发关注也引起了争议。
截止到5月14日,这则3分52秒的短片(除此之外还有2分和3分54秒两个版本)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的播放量达到了2413.5万次,点赞量150.7万次,弹幕22.4万条。《后浪》突破了平台限制、年龄圈层,刷屏微信、微博、抖音,成为各年龄段人群的热议话题。同时,这则短片也遭到一些网民诟病,甚至被贴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标签。
这不禁让人思考两个问题。《后浪》为何能从众多优秀的传媒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产品?抛开“蹭热点”,是什么让《后浪》引发热议?本期煮酒话媒就从传播的角度出发,一探究竟。
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的“化学反应”
在当下,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的合作已不是新鲜事。在以往,主流媒体多借助商业平台扩大影响力。而在《后浪》的传播过程中,反倒是哔哩哔哩借助央视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这种合作会产生两组“化学反应”。其一,增加了视频的年龄覆盖面。哔哩哔哩网站的受众多是年轻人,通过央视平台可以覆盖更多年龄层的人群。其二,消除受众的刻板认知。在一些受众眼里,哔哩哔哩并非主流平台,而是二次元网站。央视的播放无疑赋予《后浪》更多的主流色彩,消除了刻板认知带来的影响。
《后浪》的流量成功不仅在于平台合作,更在于作品本身所展现的传统与新兴、主流与商业的元素融合。演讲、文字提示、视频剪辑、背景音乐(BGM)虽不是新奇的表达元素,但它们的存在可以明确作品的基调,对作品的表达方式起到锚定作用,让其不至于太“飘”。“UP主”提供的新奇画面和用户推送的弹幕,在丰富表达的同时,也让多元文化融于作品。伴随着演讲和背景音乐所带来的节奏,各种元素调动起来,形成张力。这种元素融合方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适应了分众化传播趋势。
弹幕是点睛之笔。《后浪》的声音、图像较多,文字呈现较少,仅有字幕等少量提示性文字。在传统媒体上,这种呈现方式尚可以满足观众需求。但在短视频流行的新兴媒体上,3分钟长度的视频需要受众予以更长时间的高度专注,文字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受众产生音像疲劳,可能导致作品后期难以点燃受众情感。通过弹幕,《后浪》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问题。在演讲进行时,大部分文字弹幕位于视频上方,在不遮挡图像的同时,保证了适度文字呈现量,缓解音像疲劳。当演讲步入高潮时,大量字幕突然“刷屏”,实现情感的瞬间集中爆发。
想象空间、多重形象和比较心理的“交响乐”
跨平台合作为《后浪》带来了流量,而想象空间、多重形象和比较心理拉近了作品与受众的距离。通过语言,《后浪》构建起庞大的想象空间。文学理论曾有“召唤结构”的说法,指的是作家充分运用语言造象的自由灵活性,不断突破艺术创造的时空局限,使作品形象产生具有较大包容能力的内在时空格局,即具有一个有活性的“召唤结构”。以此关照视频产品,其实也有类似的“召唤结构”。看《后浪》文案,可以发现大量抽象化、概括性的语言,也正是这种语言,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演讲中提到的“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语言提纲挈领、概括范围广,涉及时间、空间多个维度,总能贴合到大部分受众的阅历和经验,引发其对青年群体的联想。视频剪辑的暗示更为受众提供了思维支点,对其联想活动进行合理引导。
演讲者何冰的多重形象催生了共鸣的形成。一句“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为演讲者带来了双重形象:劝诫、祝福年轻人的长者形象和讲述年轻人故事的中立者形象。这两种形象在年轻人和其他年龄群体中引发共鸣,成为了破除年龄圈层的利器。
比较心理则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的代入感。演讲词中“我们”“你们”的频繁出现,让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横亘中间。在界线的一边,是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努力、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等;在界线的另一边,是年长者的情感——羡慕、敬意、感激、祝福。年长者看到年轻人的生活片段后,在潜意识里与自己的青年生活进行比较。青年人在感受到年长者情感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调动起对过往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的记忆碎片。年长者鼓励和青年人带有自豪感的弹幕和评价,恰恰印证了这种比较心理的存在。
代际传承的“风口”
随着时代发展,节日往往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节日期间的舆论,不单单局限于纪念,而是更多地折射出当前社会群体的动态。《后浪》的意见表达是对“五四”这一节日含义的一类解读。事实上,也正是这一行为,让《后浪》触碰到了代际群体间所存在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承是不同代际群体深入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某些时候,年龄稍长群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往往促使其通过说教等形式,将自己的精神、意志和经验传承给更年轻的群体。然而,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导致不同代际群体在青少年时期的物质、精神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这让年龄稍长的代际群体在传承之时如鲠在喉。近几年来,随着青年群体的日益活跃,尤其是90后在抗击疫情中的出色表现,其他代际群体的态度趋向缓和,从批评转向同情:从以前的“佛系”“丧”等标签转向“996生活”“失业”“被房子绑架”等评价。尽管如此,代际间的裂痕仍然时隐时现。《后浪》试图弥补裂痕,却操之过急。过于凸显年轻人的优越,如文案的“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视频中年轻人跳伞的画面,和一些存在偏向性的表达,如“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并没有对“前浪”起到正面效果,反而唤起了许多“前浪”们对当年物质、精神生活的回忆,因此对《后浪》贴上了“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标签,并产生了“何不食肉糜”的评价。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个别对《后浪》的批评、指责并没有引发群体间对立,导致社会撕裂,反而让一些正确的观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引发共鸣,如“青年人不应享乐而应努力”“对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多一些宽容”等。这既归功于媒体的合理引导,更得益于社会公众结合五四青年节对“五四精神”有了富有时代感和具象化的深刻理解。随着讨论的越来越深入,对年青一代的正面认知越来越得到不同年龄段人们的认可,最终破除圈层,深入人心。这也为当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注入了新的动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