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在奥运会夺得110米栏的金牌,他的成就无疑是中国体坛最高之一,下面我们来回顾下刘翔的童年,回想下上世纪80年代刘翔的童年生活。
一:刘翔名字的由来
上海人刘学根是“老三届”的下乡知青,随着时代大潮的前进,他在70年代末返城回到上海,他顶替自己的父亲进入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成为一名司机。
刘学根的妻子叫吉粉花,年轻时是国营食品店的点心师。
两人在70年代末结婚,当时小俩口挤在普陀区的一间不大的弄堂里。
1983年的7月13日,两人的爱情结晶出生,是个重九斤的大胖小子,孩子出生后起啥名字呢?
按照当时流行做法是取父亲和母亲姓里的一个字,按这样的风俗起名应该叫“刘吉”才对,刘吉听起来好像“留级”,结果没有叫这个名字。
刘学根的弟弟和妹父考虑希望孩子将来能身体强壮些,他们提议叫“刘强”,吉粉花也否认了这一叫法。
孩子的姑父根据跟“强”的读音,提出了叫刘翔,“翔”和“强”在上海话里差不多,刘学根感觉这个名字不错,后来孩子就起名叫“刘翔”。
二:小时候是个“饿死鬼”
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刘翔成为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创造了一系列的历史,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刘翔是家里的独生子,刘学根夫妇非常宠爱他。
从小刘翔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他有个绰号“饿死鬼”,就是因为他特别能吃。
当妈妈的吉粉花害怕孩子吃不饱,经常在他的书包里塞上巧克力、小蛋糕之类的零食。
刘翔小时候非常好动,甚至一度被怀疑有“多动症”。
刘翔在街头从来不正正经经的和正常人一样走路,总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会儿跳上花坛,一会儿狂奔起来,总之没有一刻安静。
有一次刘翔和一帮小男孩在街边的建筑工地玩耍,当时在工地上有几个破木头,刘翔非得跳过去,结果没准备好,脚下一滑,整个人掉到石灰水池子里,幸好不深。
三、刘翔的梦想
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代,上海又是改革的前沿。
当时的小朋友很多人梦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刘翔却不想,对于医生的开刀、做手术、打针他感觉恐怖。他长大想当解放军,可以开飞机。
刘翔后来回忆道:“你们不知道,我还想过要变成漫画当中的人物,比如变成阿童木、变形金刚什么的。我们80后受日本漫画影响比较大。”
小时候的刘翔给人的印象就是顽皮、好动,动不动就喜欢舞枪弄棒,精力永远用不完。
四、与田径结缘
刘翔在二年级时因为家里搬家,他被迫转学。
新学校的老师对刘翔的印象特别好,刚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老师就通知刘学根去学校。
新学校的老师被顽皮的刘翔折磨得不轻,老师扬言:“没见过这么顽皮的孩子。”
那时候学校里上体育课练跳高,他每次总是要求先来,胆子特别大。
仲锁贵老师在14年前在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担任体育老师,主要负责四五年级学生的跑步训练。
当时小刘翔读二年级,本来不能上仲老师的课。有一天上体育课,刘翔放学后没事跑到操场上玩,被仲老师意外发现。
刘翔小时候就有田径方面的天赋,仲老师作为体育老师发现刘翔是个跑步的好苗子。
仲老师将刘翔叫到身边问:“你喜欢跑步吗?”当时7岁多的刘翔立马回答道:“喜欢。”
接下来,仲老师就安排刘翔在高年级学生当中一起训练,在跟随仲老师两年多的训练过程中,刘翔主要进行了以身体素质训练为目的的跑步动作练习。
五、害怕吃苦逃过课
刘翔小学在管弄新村上,离家很近。
小时候的刘翔长得眉清目秀,爱运动在学校成绩也不错。
文化课一直排在全班前十名,那时候刘学根和吉粉花工作忙很晚才到家,放学生刘翔没地可去,他只能去区体校玩两个小时才回家。
12岁以前刘翔一直在学校运动队练跳高。
刘翔相比于同龄孩子 发育得比较晚,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比同龄的孩子显得矮小和瘦弱。
由于体质较弱,刘学根夫妇决定将他送到体校,主要是以后有个好身体。
刘翔吃不了体校的苦,经常不去训练,偷偷跑回家。
刘翔的奶奶心疼孙子吃苦,经常帮着打圆场。
刘学根当时并不知道刘翔偷着跑回家,有一次晚上他去体校接孩子,教练却说刘翔没来。
刘学根回家看到刘翔躺在奶奶的床上,将他拖起来一顿打。
那几天刘翔回家,刘学根视而不见,刘翔的吃喝学习他也懒得问。
刘翔撒谎,偷偷跑回家遭遇到家里人的冷落,这给了刘翔很大的刺激
从此以后,刘翔像长大了,天天按时训练,家里人这才原谅他。
直到1996年,13岁的刘翔仍然在练习跳高。
当时的刘翔已经是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看起来将来是个跳高的人才。
但是就在那一年,恩师孙海平看上了他。从此开启了师傅二人的搭档,直到刘翔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