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
65.00元
罗新作品以宫女王钟儿(出家后名慈庆)的墓志串起了一段北魏的政治史。王钟儿于献文帝皇兴二年(468年)入宫,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以八十六岁高龄去世。她曾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目睹和亲历了北魏宫廷中一波接一波的权谋斗争。书中特别着力描述的是文明冯太后、孝文帝大小冯皇后、宣武帝高皇后、宣武帝灵皇后(胡太后)等一系列女性,在皇位继承制度中“子贵母死”原则的阴影下厮*,残暴暗黑,惊心动魄。通过讲述这段故事,作者对北魏历史上献文帝迁都、太子元恂废死、宣武帝时期的恩倖政治等重要事件和现象作了新的探究;作者还广泛征引出土墓志,向我们展现了北魏奚官制度以及宫女的生活面貌;王钟儿出家的经历也成为作者观察北朝佛教的切入点,他说:“新宗教至少在一个时期内会提供对抗已有建制的思想资源和组织力量,女性对此是敏感的,也是积极采取行动的。”王钟儿正史无载,她的墓志又太过简略,这是作者写作时的遗憾,也是我们作为读者的遗憾,但无论如何,以一个小人物和女性的视角来窥探北朝政治,本书有令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朴:童庆炳口述自传》
童庆炳口述,罗容海整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
69.00元
本书为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1936—2015)的口述自传。童先生从贫苦的童年讲起,回顾自己求学、从教、治学的人生经历,追忆赴越南(1963—1965)和阿尔巴尼亚(1967—1970)讲学的经历和见闻,总结学问上的成长和成就,回望亲历的时代风云,坦露曾经的困惑、疑沮、快乐与不快乐,还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家人(祖母、母亲、妻子等)和师友(李长之、黄药眠、启功、郭预衡、刘盼遂、钟敬文、汪曾祺、季羡林、王蒙等)……既呈现了个体的生命史、心灵史,也客观展现了大时代的风雨霜雪,诸多细节和感悟,耐人品味,并具有存史的意义。“我的一生有许多机会和理由不再往前走,徘徊在人生的沙漠中,饿死,渴死,累死……但我没有死……满怀希望,不懈努力,永远向前,前面就是人生的绿树红花。”从一个几度差点辍学的农家少年成长为成就斐然的名学者,传主的奋斗精神跃然纸上;在造就人、有时也摧毁人的时代大潮中“全身而退”,传主的多次“历险”令人感慨。童先生生前未能对文本进行修改、审定,对他自己和读者无疑都是一种遗憾;但整理者已尽了最大努力来完成一个“衔华佩实、文质相兼”的作品,基本完整呈现了童先生内容丰富的一生,亦可谓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