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

首页 > 图书 > 作者:YD1662023-05-28 13:05:46

鸳鸯两散愁别离 英勇投江红颜散

悲莫悲兮生别离。

在灞陵桥送别昭君,汉元帝伫立凝望、两眼含泪:你我本是金殿鸳鸯,怎成想,今日已成分飞翼!

昭君,你这一走,可别怨朕。就是铁石心肠,也愁泪滴千行,唉,我哪里还是大汉皇上。

胡汉亲和柔骨献,怨伤弹泪溅琵琶。王昭君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陛下,我这一去,何时才能再相见?你把我汉朝的衣服都留着。两人含泪话别。

塞雁南翔,叫声嘹亮,满目牛羊,放眼望去,眼前早已不是汉朝景象, 昭君问,现在行车到了什么地方?番使答,番汉交界处。

大王,请给我一杯酒,让我朝南浇祭,待我辞别了汉朝,再与你同行。

得到单于许可,昭君跪在江边,从容祭拜,之后面朝大汉方向眼中含泪:

陛下,臣妾今生至此,我们来生再见,翻身一跃纵入黑江殉难,从此一缕红颜消散。

单于惊呼,却来不及救上岸,直叹可惜可惜,又发自内心地赞叹:好一个刚烈女子。命人将昭君葬在江边,名为青冢者。

可叹昭君,身居冷宫,她从不哀叹,默默熬过10年时光;备受荣宠,她也没有忘形,但求一心人悉心陪伴;

含泪远嫁,她深明大义,只为拯救国家;被迫和番,刚烈如她,宁可投江也不愿委身北番。

单于心想,人已死,就不必与汉朝结仇,原本和汉朝的嫌隙都是毛延寿一人搬弄是非所致。

来人,将毛延寿拿下交给汉朝处置,我依旧和汉朝永结同好。

东野圭吾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9)

化身大雁寄思念 只凭佳人平天下

这一日,汉元帝哭累了,梦见王昭君回来了,满眼含笑,满怀欣喜地伸手相迎,却被一声大雁的叫声给惊醒。原来是梦一场。

大雁的叫声又哀怨又凄怆,好像在替死去的昭君寄托思念,哀叹那已经无法回到从前的爱情。

次日,汉元帝下令*掉了北番绑来的毛延寿,终于慰藉了昭君的在天之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大漠凄美,大雁哀鸣,梦中欢愉,都是深富意蕴。

东野圭吾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10)

东野圭吾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11)

初心可贵 守护国家终不悔

其实马致远笔下的《汉宫秋》,改写了公元前54年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汉朝并没有这么懦弱。

大败匈奴以后,单于三进长安提出和亲请求,王昭君主动请缨。这才有了这著名的昭君出塞,使得匈奴和汉朝和好长达半个世纪。

《汉宫秋》跳出历史,勾画出匈奴强大、汉朝弱小的局势。

把昭君是否出塞作为匈奴与汉朝矛盾冲突的焦点,写尽了小人的算计,懦弱的君主,求和的庸臣,霸道的匈奴和可贵的昭君。

那个奸佞当道、宵小之徒兴风作浪的汉室朝堂,深受北番单于威胁的举国生灵,就这样在历史和人心的双重作用下,打了个结,一同系在了这个柔弱女子手上。

深居冷宫时不自怨自艾,得宠时不得意忘形,面对国家兴亡的大义,这个女子顺应国家为上的局势。

用自己的初心证明了一个柔弱女子所能达到的高度。真的凭借一己之力,换来了两国安宁。

昭君难能可贵的初心,就这样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在一个个复杂的人心角逐中,渐渐清晰立体,有血有肉地凸显起来。

正像是《汉宫秋》里那句词,写尽了王昭君风骨大义的一生:落叶深宫雁叫时,梦回孤枕夜相思。虽然青冢人何在,还为峨眉斩画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