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复兴是指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指什么

首页 > 网络科技 > 作者:YD1662023-01-05 16:25:50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如何理解和把握,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诠释,以深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把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伟大复兴是指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指什么(1)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置于并列的位置,但对二者关系没有作出进一步阐释。而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学术界、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单等同起来,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是一种误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里的“进而”二字,表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的递进关系,二者有密切关联,但不可简单等同。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界定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时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从这一界定也可看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再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各领域、各方面,是一个分阶段的长期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开始谋求国家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为国家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入新时代,将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目标,提升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层次和成熟水平。**在追溯我国现代化历史时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据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部署,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的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这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来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变革和复兴,也是一个分阶段的长期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三者梯次推进,日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新的起点。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物质基础、提供制度保证、生成精神力量、创造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引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17.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8.5%以上,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制度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制度建设的重要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度,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对象,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和旨趣。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厘定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时,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其中,表明人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振了人民的精神力量,增进了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强化了人民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随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实现,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进一步得到提升,全民族创新创造的活力进一步释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推进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社会基础,创造了社会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从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厘定,也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从“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方面进行了总体界定,不再具体展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进行了基本勾勒,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没有进行具体界定,留下了较大发展空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伟大复兴是指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指什么(2)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多贡献。”这里已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时,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了“全面”二字,提升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实际上勾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那么,如何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阐释。

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的规定,实际上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本内涵的构成要素,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际上回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就是创造了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都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要回到过去的辉煌,而是要创造新的文明形态,从文明维度定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话语革命,其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主体,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其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文明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协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协调性的主要体现。其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和平方式创造的文明形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发展,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世界提供发展机遇。其四,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和共同趋向,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由此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总体性、统摄性概念,从总体上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从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升等具体方面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为科学。同时,从文明维度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容易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消解国际社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忧和偏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明确界定,将其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全面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实际上蕴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基本特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等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自信,从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确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步骤,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坚持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蕴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依据中国国情、时代特征进行大胆创新,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坚持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针对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确立阶段性目标和重大原则,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伟大复兴是指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指什么(3)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互动过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方面意义。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现代化任务不同,确立的阶段性目标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自然也不例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由此标注中国式现代化梯度推进的过程。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上,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新的目标,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使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拓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力量。

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人民历史主动精神,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将遇到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此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激发斗争精神,凝聚各方面力量,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使中国式现代化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

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蕴含民为邦本的文化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蕴含调适平衡的传统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蕴含亲仁善邻的文化传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利于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式现代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标注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底色。

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有利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尽管不同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现实国情不同,现代化的道路、模式有不同选择,但仍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如坚守的智慧、自主的智慧、协调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兼容的智慧、担当的智慧,对于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又将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成为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国际社会将越来越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从时间维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种不同叙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从关系维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托,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