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4年),皇家兄弟岐王李范病逝。
一帮官宦子弟吵吵攘攘围到贺知章府上。咋回事?这是要闹事的节奏?!
府上的“保安”们见势赶紧把大门关紧锁好。
原来大唐有江湖传言:“做官的捷径,莫如抬棺”。对年轻一辈来说,做皇亲的“挽郎”就是个向上爬的好机会。
而在当时谁能当选,都是贺知章一句话的事儿。这可是个得罪人的活儿。
“找个梯子来。”
下人们慌忙又诧异地找来梯子,只见贺知章颤颤巍巍地要往上爬,下人们吓得赶紧扶住。胖胖的他已年过花甲,费了好大劲儿才爬上了墙头露出了脸。
“看,贺大人在墙头!”外面忿忿不平的年轻人无不惊掉了下巴,自觉安静了下来。
“听说宁王李宪也快不行了,你们先回去,下次还有机会啊!”
贺知章此话一出,没想通的也吓跑了。
难怪他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四明:古地名,今浙江余姚市四明山镇),敢这么说话的绝对能堪当一“狂”字。
令人意外的是,“攀梯劝退少年郎”迅速登顶大唐热搜榜,皇帝竟没因此怪罪。他究竟有何特殊魅力?
01
狂而不招厌,必得有资本。
大唐人才辈出,光初唐四杰一个组合就出了3个神童。
来自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的贺知章却不慌不忙,本着“谁说出名非得趁早”的好心态,直到三十好几,才冷不丁给家里捧了个状元回来。
身在唐诗盛世,还能考上状元, 贺知章“诗狂”名声在外,如今流传下来的诗作不过近二十首。
是人家不会写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精妙的比喻,别出心裁又生动自然。言虽浅显,意味无穷。
就凭他的粉丝众多,多得随便从某个幼儿园里都能跳出一大堆,他的知名度也能堪当“国民级”的。
“诗酒相生,醉乐天真。”他好喝酒,也喜欢写诗,只是写了就写了,从来都只注重享受这个过程,至于诗作丢哪去了,他自己不清楚,也不在乎。
贺知章为我们留下的诗太少,这只是我们的遗憾,却未必是他的遗憾。
除了写诗,他还是个书法达人。提到狂草之圣你会想到谁?
张旭。殊不知张旭的“吴中四士”团里就有贺知章。
贺知章肚子里的酒水和墨水都不少。
别人找他求字,他总是直接问:你准备了多少张纸?
十张?小菜一碟。
他总是一手拎酒壶,一手在纸上笔走龙蛇。时不时还喝两口补充下灵感。
别人给他十张他就写十张,给他二十张他就能写满二十张。
每每写完,他都会潇洒一挥:拿去!那叫一个慷慨畅快!
“走,老兄,咱一起出去逛逛。”
听到贺大人又在约张旭出去逛了,仆人不禁心里直只念“阿弥陀佛”。
原来这两人背着酒出入民间,酒酣兴致,总爱到处“涂鸦”。
“这扇墙够白,够平,嗯,不错,就它了!”
两个书法大家也顾不上环保与否,龙飞凤舞地先施展艺术再说。
写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刘禹锡曾在洛阳发现贺知章写的题壁,只恨自己生得太晚,于是写下诗作致敬: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02
狂而不傲,才能朋友遍天下。
曾国藩说: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贺知章作为一个四朝元老和一个极富盛名的学术前辈,就从来不以“傲”示人。
他不仅有着“一眼识别千里马”的慧眼,还有着欣赏、珍爱才子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