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陶瓷爱好者而言,青花瓷当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
喜欢青花,希望拥有一件“好”的青花瓷,是再自然不过的想法。
但是,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好青花呢?
首先还是要介绍一下青花瓷的最基本的特征或特点。
字面上理解,青花就是蓝色的花纹,所以,青花瓷就是绘有蓝色花纹的瓷器。
但这个定义当然不准确。因为我们今天日常见到的很多有蓝色花纹的瓷器并不是青花瓷。因为这些花纹是在釉层的上面。
相对科学的定义叫:高温釉下蓝彩。分开来看,高温,釉下,蓝色花纹。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现代很多工业化生产的瓷器,蓝色花纹是在釉上,所以不是真正的青花。而荷兰代尔夫特的蓝陶,是釉下蓝色花纹,但不是高温瓷,也不是青花,但它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青花瓷山寨品。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青花瓷一般是在白色的瓷胎上。这一种在英文中体现的更充分,叫:blue and white。
回到正题。什么样的青花是好的青花呢?
我认为判断一件青花瓷可以有两个维度。一是品质的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坐标系。一横一竖。
先来看横坐标,品质。所谓品质的维度,就要从青花瓷的特点出发来看。青花瓷最重要的特点是白瓷,蓝花。所以白够不够白,蓝够不够蓝其实是衡量的最基本的标准。举几个例子。现代陶艺里常常会有一种用陶泥做坯再画青花的,这一类看上去有一种古朴的味道,从审美的角度,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放在青花瓷的体系下看,就很难算得上是很好的青花瓷,事实上,大多数也都是刻意的体现“粗服乱头”的风格,水平都不高。但如果艺术家用这种风格创作,那就另当别论。
还有一类是仿民窑的风格,青花常常发黑或发灰,这一类风格也有很多人喜欢,觉得老气。但实际上,这一类风格在他诞生的时候,也是想烧得蓝,只是因为材料和技术的限制,烧得不好。当然,你也可以喜欢这种“不够好”,也是另当别论。
所以,好的青花,从品质的角度,蓝要够蓝,白要够白。
但有的时候,我们看鉴宝类节目,常常听到说,某件青花瓷的蓝色太漂浮,是假的。可是要知道,我们判断一个颜色的时候,会说这个颜色色彩不准确,有色偏之类的,一般不会说颜色漂浮。但在古玩领域就是经常这么说,这其实就涉及到了第二个维度,纵坐标:历史。
青花瓷的历史现在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其实真正成熟的青花瓷从元代开始,元代之前的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从元代开始青花瓷的历史也有至少六七百年。这么长的历史阶段里青花瓷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方面是技术不断的进步。明代的青花瓷在质量上比元代好,清代的又远远比明代好。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发展出新的青花风格。青花瓷在历史上呈现出的面貌不是固定的,它是非常丰富的,不同风格的美学特点是大不相同,甚至有的完全是背道而驰。当然,风格很难说是进步。只能说是多样。
所以,今天的一件青花瓷,如果不放进历史的坐标中,就很难找准位置。比如我们看一件普通的现代青花瓷,蓝够蓝,白够白。甚至多数时候我们觉得蓝得太艳,白得太惨。但品质上没有问题。不过,放在历史中去看,就会发现它的评分不高。(当然,历史的维度并不限于过去,历史也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他也包含着创新。不过,今天虽然也有很多的创新,但总体的水平还不高,还需要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设计师的参与,不过,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有代表这个时代审美高度的优秀的青花瓷出现。)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要定位横坐标--品质的判断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纵坐标,历史的价值,就非常困难了。必须熟悉历史上种种优秀的风格。关于历史上优秀的青花风格。
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