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高本汉正是通过当时正在中国考察的斯文·赫定,委托刘半龙在中国推荐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而刘半农拟提名的两个人就是鲁迅和梁启超。刘半农在第一时间又委托台静农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借此征询他的意见,鲁迅则在9月25日回了一封信予以拒绝。
就在八十年后的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却否定了这一说法。马悦然是谁?他也是瑞典人,却是个中国通,《水浒传》和《西游记》便是由他最早译出瑞典文,并进行广泛传播的。
2008年11月29日,马悦然在“诺贝尔文学奖与华文文学”讲座中公开辟谣,坚称关于由斯文·赫定询问鲁迅是否接受提名一事纯属造谣。马悦然给出的理由是:“瑞典学院从来没有问过一个作家愿意不愿意接受奖。”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马悦然同时解释了为何鲁迅不能获奖的原因,第一就是压根没人推荐过他,第二就是他的文学作品是在逝世后才被翻译成外文的。因此,综上所述,关于鲁迅被提名一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说。
马悦然此言一出,中国文坛一片哗然,也为此争论不休。很多学者坚称,以马悦然的身份,说出的话自然是有一定分量的。但是,以鲁迅在当年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难道真的不足以获得提名吗?
二、鲁迅的“江湖”地位林贤治曾这样评价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这其实是在说,鲁迅的文学地位是在他过世后才被确认的。
实际上,民国时期文人墨客辈出,论文学造诣之深,鲁迅确实不是佼佼者。鲁迅之所以为人尊敬,是他身为革命者的觉悟,是他以笔为刃,划开了统治者的嘴脸,在时代裂痕上再刻上的不可抹去的刀疤。
鲁迅在去世时,他的棺椁披上了一面鲜红的旗帜,上面清晰地刻下了“中国魂”三个字。在每一次文化运动兴起和反抗压迫之下,他总是冲在最前沿的反抗者,而这一切只是说明了他的社会地位。
可以说,文坛上的鲁迅开辟了独特的创作风格。自他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白话文迅速兴起,几乎所有文学家都是在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发展出了各式的文体,而鲁迅对文坛的贡献还不止于此。
鲁迅创作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创作的散文被誉为“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所开创的杂文更被后世称作“最好的批判武器”。
最难能可贵的是,鲁迅那一腔爱国的热血,以及他付诸在文字中对国人的唤醒,是充满无穷力量的。
*称鲁迅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在其作品中所展现的民族气节才是他最可贵的人格财富。
1927年时,是鲁迅开启文学创作大爆发的时期。当然,此时的他早已声名远扬。如果说连他都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有谁能有这个资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