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是好诗,要不然也不会反复出现和引用。
但是如果单独把这两句提出来问我如何理解,那就只能看字面意思了。因为任何文字营造的情境是需要上下文相互呼应的。
为什么是好句,当然有几个方面。
音律这两句诗是不是念起来很清爽啊?因为严格合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没有生僻字,我们很轻易可以标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其中“落”、“独”、“立”都是入声字。而这种平仄关系实际上就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首字不论之变格。
并不是说写诗非得合律,但是合律的句子读起来清朗疏阔,这是必然的。因为格律就是排除了音律之病后总结出来的。
同时我们看到出句首字“落”为仄,而对句就选择了“平”,这样有什么好呢?这就保证了严格对仗,先不谈意思,至少在平仄上完全相对,连变化的地方都相对。
咱们看是不是完全可以作一副对联给挂起来?
音律的清朗,对仗的工整,保证了这两句诗念起来抑扬顿挫,前后回环。
从音律上来说,这就是个好句了。
内容上下五言,用精巧对仗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晚春细雨中的景色,又用“燕双飞”来存托出“人独立”的孤单和寂寞,出句对句结构上完全对仗,意思上却有承续,有深化。
诗的这种对仗方式是比较难的,很多人写对仗容易写成平头,只是排比罗列景色,没有互相之间的承接转换,让人觉得啰嗦乏味。
另有好例子,大概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
而且这两句都是采用先写环境,再写动态的二加三的语言结构,是非常典型的“诗家语”。在出句五个字当中,有花,有人,有落,有独立,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在对句当中,有雨,有燕,有微,有双飞,描画细致,对比明显。
内容充实却不显得臃肿,境界清疏却不显得空洞,实在是五言中的佳作。
这就是这两句诗能够脱离作品而成为名句的原因。
情境不过句子的真正功用,还是体现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说,还是得看在诗里面表现得怎么样。
好句子可以脱离原作情境存在吗?可以。但其实我们只不过把这个句子代入到别的情境中去罢了。
这两句诗的原作者是五代诗人翁宏,出自他的五律《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晚唐五代,时局混乱,兵凶民艰。每到王朝末期,文人作品就会滋生出两大类别,享受派和隐逸派,这是文学随着时政起伏的必然结果。翁宏就是个隐者,他的诗作现存很少,就算是这首《春残》,也是靠着“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才流传于世。
这首诗其实在文学创作上较为奇特,起句“又是春残也”完全是践行了中唐韩愈散文入诗的路子,既简单明了,又直接点题。像这种方式开句的律诗真的非常少。
整诗就是写一个女子在春末走出闺阁,在细雨中触景伤怀,思念旧人。我们可以看出除了首联开局独特,颔联对偶工整,清新自然之外,后面几句虽然不能说败笔,但是并没有再起高潮,而是反复抒写,意多重复,用语平淡。
所以,这首诗不红。
真味这句子真正红起来是北宋风流才子晏几道的引用。
晏几道看中了他的颔联,创造性地挪用了翁宏这两句诗,写了一首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正所谓诗言志,词调情。在律诗中显得清新自然的句子到了晏几道这首相思小苹的词中,多了一丝无奈和苦楚。虽然是借用,却不落窠臼,写出了自己的味道。
而他把这两句诗使用在上阙写景的结尾,也让我们明显感觉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意在言外的味道,其实更适合在句尾,白描一副动静合意的画面,此中真味任人去联想,更加有意思。
假设我们把《春残》的后面两联拿掉,剩下一首五绝: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感觉更加动人,更有意境了啊。言而未尽,诗意留白,正是唐诗真味。
诗是韵文,更是一种精炼的文字表达。
写文章,啰嗦点无伤大雅,像我这篇东西其实就有点啰嗦,这跟习惯性凑字数有关系,也跟没时间精炼有关系。
写诗切记不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