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状病毒”的“冠”
(错误:guàn;正确:guān)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guān)而得名。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冠状病毒的“冠”读第一声“guān”。注:“冠”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guān”“guàn”。当“冠”读作“guān”的时候,常指帽子、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如皇冠、王冠、桂冠、怒发冲冠、鸡冠、树冠等。当“冠”读作“guàn”的时候,有如下解释:(1)把帽子戴在头上,如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如冠名等;(3)居第一位,如冠名、夺冠等。
二、“扒车”的“扒”
(错误:pá;正确:bā)
扒车,即攀上行驶的火车、汽车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扒车的“扒”读“bā”(第一声)。此处的“扒”指抓着(可依附的东西)。
三、珺
(错误:jūn;正确:jùn)
“珺”是一种美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珺”是一个单音字,读第四声“jùn”。
四、“舴艋”的“舴”
(错误:zhà;正确:zé)
舴艋,即小船。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舴”是一个单音字,读“zé”(第二声)。
五、“不粘锅”的“粘”
(错误:nián;正确:zhān)
不粘锅,指的是内壁覆有含氟树脂涂层的锅,烹饪时饭菜不易粘在锅底和内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不粘锅的“粘”读“zhān”(第一声)。“粘”还有一个读音为“nián”,旧同“黏”。粘(Nián)也是一个姓。
六、“宁愿”的“宁”
(错误:níng;正确:nìng)
宁愿,即宁可,表明两者相较,只选取某一方面,放弃另一方。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宁愿的"宁"读第四声“nìng”。
七、“公帑”的“帑”
(错误:nú;正确:tǎng)
公帑,即公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帑”是一个单音字,读“tǎng”(第三声)。
八、“鼹鼠”的“鼹”
(错误:yàn;正确:yǎn)
鼹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外形像鼠,毛黑褐色,嘴尖,眼小。昼伏夜出,捕食昆虫、蚯蚓等,也吃农作物的根。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鼹鼠的“鼹”是一个单音字,读第三声“yǎn”。
九、“圩田”的“圩”
(错误:xū;正确:wéi)
圩田,即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圩田的“圩”读“wéi”(第二声)。“圩”还有一个音,读“xū”,特指集市,如圩场、赶圩等。
十、“棱柱”的“棱”
(错误:líng;正确:léng)
棱柱,即两个底面是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生活中常见的棱柱体有三棱镜、方砖、魔方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棱柱的“棱”读“léng”(第二声)。“棱”是一个多音字,除了读“léng”,还有“lēng”和“líng”两个读音。当“棱”读作“lēng”的时候,用于刺棱、扑棱、红不棱登、花不棱登等。当“棱”读作“líng”的时候,仅用于穆棱(地名)。
十一、“肉夹馍”的“夹”
(错误:jiá;正确:jiā)
肉夹馍是陕西省传统特色食物之一。把馍(烧饼)掰开加食材的吃法,就叫夹馍。夹肉的叫肉夹馍。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肉夹馍的“夹”读jiā(第一声)。“夹”除了读jiā,还有jiá和gā的读音。当“夹”读作jiá的时候特指双层的衣被,如夹袄、夹被等。当“夹”读作gā的时候,仅用于夹肢窝(同“胳肢窝”)。
十二、“粗犷”的“犷”
(错误:kuàng;正确:guǎng)
粗犷,即粗野,也指豪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犷”是一个单音字,读guǎng(第三声)。
十三、“扎堆”的“扎”
(错误:zā;正确:zhā)
扎堆,即(人)凑集到一处。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扎堆的“扎”读zhā(第一声)。“扎”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zā和zhá。当“扎”读作zā的时候,常指捆、束,如包扎、绑扎、结扎、裹扎、捆扎等。当“扎”读作zhá的时候,用于马扎、挣扎、跳布扎。
十四、“螺蛳粉”的“蛳”
(错误:shī;正确:sī)
螺蛳,淡水螺的通称,一般较小。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蛳”是一个单音字,读sī(第一声)。
十五、“饼铛”的“铛”
(错误:dāng;正确:chēng)
饼铛,即烙饼用的平底锅。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饼铛”的“铛”读chēng(第一声)。“铛”还有一个音读dāng,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