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先生的旅行人生】
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处在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在它的文宣中有“人文陶都、书画之乡”的说法,这并非是自吹自擂、夸大其词。因为了解宜兴的历史后,相信很多人都会被它崇文重教的乡俗所折服,特别在近现代的绘画领域,出自宜兴的重量级画家数量多到令人惊讶,而在他们之中,徐悲鸿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那一位。
徐悲鸿先生的自画像
徐悲鸿是宜兴屺亭人,屺亭原本是镇,现在改作了街道,镇名应该是与镇东的屺山有关。屺,读音同“起”,形容山上光秃少草木,现在屺山上已是绿树葱茏,但名字还是流传了下来。徐悲鸿故居在一条名叫“故居路”的小道尽头,紧邻故居的是宽阔繁忙的武宜运河,虽然并不连续,但直到1915年去上海前,徐悲鸿都一直在家乡断续生活,时间长达20年之久。
故居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除了庭院绿地之外,内部的建筑面积仅有100平方米出头。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位私塾先生,喜欢诗文书画,而家境算是清贫一类。因为时值清末,为人写字作画可以赚取一些薄利补贴家用,所以徐悲鸿从小就开始读书习画,在10岁以后,已经渐渐能为父亲的画作填色并给乡邻写春联,天赋加上后天的勤勉,为徐悲鸿走上绘画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徐悲鸿与父亲的雕像
故居正门上的题字是周总理的亲笔,原字是题写给北京徐悲鸿故居的,现在把这四个字原样请到大师的出生地,可谓是实至名归。故居内第一进小院的主建筑是上世纪90年代修复的徐家生活居所,展现徐悲鸿与他弟妹们的生活场景,屋内陈设一如原样,风格俭朴,显示了徐悲鸿少年时并不优渥的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