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的真正含义,徘徊是指什么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20:12:24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夫子说:“一个人修炼到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种浑然一体的状态,这样,就接近人生正途了。”

一天,孔子带着申枨、曾子、子路和冉雍四个学生出门游学。

很多人看到后,都给与点赞,说这四个学生啊,行为举止,快接近仁者的水平了。

孔子听到后,呵呵一笑,说;他们四个人啊,都有自己的弱点,距离仁者的还差得远呢!三千弟子中最好的颜回,也只是做到了“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接着对他们四个进行一一点评:

申枨: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篇》)

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论语·泰伯篇》)

子路: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篇》)

冉雍: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也,焉用佞?”(《论语·公冶长篇》)

我们来看孔子给出“近仁”四个品质中的“刚”。

“刚”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驯服的意思,《增韵》给出的解释是“刚,坚也。”坚硬,坚定,坚强的意思。

《论语》中,“刚”出现了四次。《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夫子说:“我不曾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夫子说:“申枨这个人贪图名利的*心太重,怎么能做到刚毅不屈呢?”)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篇》)“刚”的意思是旺盛。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篇》)“刚”是刚强的意思。

再加上本章句《论语》。

一个人“刚”,应该先有心而作,只有内心刚强了,才能表现在行为上的刚强。刚强之气从何而来啊?就是心中没有贪求的*,相应地,人一旦有了贪欲,就不可能做到刚强。有个成语叫做“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欲”指贪欲、贪心,我们一看,也是来源于内心的,这样一分析的话,觉得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刚”,才可以克制内心的私欲的,似乎有点像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的味道。你能抵制自己内心的私欲,你就能做到“刚”!从这一点上来说,我真的想用“克己复礼”来解释“无欲则刚。”一个人,能够一切按照“礼”的规定来做,这样的人就是在行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夫子说:“行仁难吗?只要你真想要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谁也阻拦不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人在这个世上,没有*,真的很难做到的。这里的“无欲”,应该理解成不做任何非分之想的意思,而不是说所有的*都不能有,那样的话,人都会被憋死的。按照天道的规律,按照“礼”的要求,也就是仁道的要求,一个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工作中生活中能约束自己,面对各种诱惑绝不动心,面对外界的压力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这就是“刚”。

我们一看,就知道“刚”有不屈不挠的意思,一个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坚持的,有些东西是必须要放弃的。比如理想,道德,信念!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人的*是无止尽的,坚持的和放弃的,一切都是依“道”而行。

我们很多人,在*的面前,就不那么刚了。人在*的支配下,就开始产生妄想了。“妄”是什么啊?“亡”加上“女”,“亡”,就是灭亡,要想让你灭亡,先让你疯狂。“女”,通假“汝”,就是你的意思,连接到一起,就是要你死!为什么会如此啊?是因为你的*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你说别人能愿意吗?这样一来,就有分歧了,就有对立了,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刚”就是约束自己对*的诉求,用孟子在《滕文公下》中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一个人要想战胜自己的私欲,内心就要想要“刚”。我们读《论语·微子篇》知道;“齐人归女乐,季桓子三日不朝”。为什么啊?是因为鲁定公和季桓子没有管住自己的色欲,在齐国八十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战马的诱惑下,忘乎所以,声色犬马,连正常的上朝理政都不做了。这就是人一有了*,就无法刚强的。

我们看孔子怎么做的呢?孔子不是像一些人一样地说些顺从的话,而是“孔子行”,你们这样成为了*的奴隶,对不起,我不会的。无欲则刚,孔子没有贪婪大司寇摄相事的高官厚禄,轻轻地挥一挥手离开,不带走鲁国的一片云彩,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日子。当时诸侯国之间*伐征战征战不断,一个知识分子带着几个瘦弱的弟子离开了自己的祖国,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但为了弘道的孔子无怨无悔!孔子就是一个“刚”的典型。内心没有什么贪欲,外在展示出来的自然是“刚”。

我们都知道,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来满足生活的诉求,千万不能损人还不利己。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篇》)(夫子说:“如果财富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当年,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有个洋学生向他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严肃地说:“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后来,徐悲鸿的许多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曾挑衅他的洋学生,不得不甘拜下风。从徐悲鸿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刚”是一个人真正成为自己生命主宰的要书。

说完了“刚”,我们再来分享“毅”。

“毅”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意志坚强、果断的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毅,有决也。”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修行的过程中,你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诱惑,这时候,需要检验你的毅力,能不能坚持做到时时处处都合乎“道”。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篇》),每天如此,还需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篇》),才能将自己心中私欲一点一点的格除掉。孔子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才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一切行事都是符合大道的。

“毅”的力量从何而来啊?这还需要从一个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开始说起。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一个士以行“仁”做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所以“重”。“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么大的使命,我们一直要肩负着,一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可以说是一生的投入。所以“远”。“重”和“远”的目标的实现,都是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行。这么一说,“毅”是忍耐,是一种果断的坚持力,意志非常坚定。一个士,他以推行仁道为己任,有信仰,有目标,有担当,有责任心,才会有毅力。即使是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他也能把“刚”的品性保持下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毅”的品质。有两点需要说明的:一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节操;二呢,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畏首畏尾,总是什么事情都不敢于承担,你还能做成什么事情呢?

“刚”与“毅”之间啥关系呢?通过分享,我们知道;一个人需要先有“刚”,先把自己的私欲克制掉,然后才能谈“毅”,将“刚”的品性长期一贯的坚持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毅”显是“刚”的继续;这样的话,“刚”才不会是一时一事的表现,而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到“刚”。

元朝侵略南宋时,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毅然变卖了家产,千金散尽,招兵买马,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后来兵败被俘,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押送到大都去。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写照。

如果文天祥没有“刚”的品性,如何能坚毅下去呢?文天祥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刚”的品性,并坚持去做,才能抵御各种诱惑,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弘道不已!才成就了清朝康熙皇帝给他写下“万世师表”的美名。

唐朝高僧玄奘法师西兴求法,老人家说;不取得正法,绝不东返一步!一双脚步丈量十万里路,前后十七年历经千难万险,九死觅得一生,终于成为了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孔子,玄奘法师都是“刚”“毅”的典范!

有“刚”没有坚持下去的能力,就会抵御不住各种*的诱惑,光有“毅”,没有目标,坚持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木”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树木。后引申指木头、木料以及一切木制器具。《说文》这样记载:“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木质坚韧结实,故“木”有淳朴忠厚之义。

《论语•为政篇》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夫子说:“我和颜回谈话一整天,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颜回就是一个淳朴的君子形象。老师眼中的“如愚”,像个愚人。我们更容易理解成像个木头人。笨笨的颜回,一幅呆如木鸡的神情,老师说什么,中中中,好好好的样子,从来不提反对意见。想想孔子说这话的时候,面部表情不是那么喜悦,至少可以这么认为吧!

在中国五行学说之中,东方主木,东方的特点,向上生长。东方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一说到“木”,就给人一种生长的力量。“木”表达的是朴实敦厚,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明显具有褒义色彩。我们总是喜欢说“作人要厚道”,而讨厌那些做人猴精猴精的人,不是吗?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篇》)(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孔子教诲弟子子路时说,对一个国君,你不可以欺骗他,但可以说一些国君不爱听的话。明明诸侯国的国君不爱听,你偏偏去说,人家该说了,这家伙有点二,“木头”。其实,这样的“木头”人不是不会随机应变,而是坚持道义所在,如果大家都不坚持道义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慢慢变成无道的社会的。一个君子可以为了道义,坚守自己的节操。子路尽管有些急躁,但有时候有点木木的感觉。

像我们前几天刚说过的家是我们周口市扶沟县的抗日将领吉鸿昌,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被抓之后,坚决不投靠国民党,被蒋介石亲自下令*害,年仅39岁!他写下的那首就义诗,至今让人热血沸腾——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套用这句《论语》来说吉鸿昌将军,他就是“木”的典型。只因义之所在,实不容规避。

现在,“木”指一个人做事时行动比较迟缓,思维较慢,在今天已稍具些许贬义色彩了。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去掉了“木”的精神品性,更注重外表的具体形象了。这就是中国汉语词汇的演变,我们千万不能用今天的意思解释两千多年前的先秦经典,否则就会贻笑大方的。

“讷”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内”两个字会意而成,合起来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表达。本义是语言迟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讷,言难也。”

“讷”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一处就是本章句。另一处出现在《论语•里仁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夫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君子之所以要言语谨慎,是因为他们说出的话要算数,说到就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宁肯不说,说到做不到,等于放空炮,这在儒家来说,是一种耻辱。“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篇》)(古人的言论不轻易出口,是因为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会感到羞耻。)

在“言”与“行”的关系上,《论语》中的“言”重点是与“行”相比的,“言”应当从属“行”、配合“行”、为“行”服务的。

孔子一贯主张;行动比言语更重要。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篇》),而不是文言忠信,道理就在于此!孔门之学的立足点在于在于躬行,是一门讲究实行的学问。“行”是孔门之学的重心。

我们最后来看“近仁”。这里,孔子说;做到了这四点:刚强,果决,质朴,慎言,一个人可以说接近于“仁”的状态,但还不是真正的“仁”。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呢,“仁”是一个接近于“道”的状态,一个人处于一种得道的状态,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圣人,孔子是,老子是,释迦摩尼佛是。二呢,一个人做到了“刚、毅、木、讷”,还不是最完美的,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孔子说接近“仁”,但不是“仁”,这一点需要清楚的。

“刚”、“毅”、“木”、“讷”四个近仁的品质中,个个都是熠熠生辉!如果从孔子给出的排列顺序,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首先要做到“刚”,克制自己的私欲,让自己不要做*的奴隶,这样呢,他才有可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克制私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毅力,需要长期坚持的力量,否则就会像半夜里哭妗子想起来一阵子,不要说修身养性了,啥事也办不好的。

一个人做到了“刚”,还有“毅”坚持,这样呢,这个人就会呈现出人性的质朴之美——“人之初,性本善!”一个行为质朴的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说话做事自然会谨言慎行的。

按照当前的话来说;为人民服务,毫无私心,坚持实干,勤加修炼,做到了这些,你就接近“仁”的境界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