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人与醋
人们买醋时常买一瓶,是因为半瓶醋会泼洒出来。之后,人们便用“半瓶醋”形容对某事一知半解却喜爱炫耀的人,正如民间俗语所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在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中有这样的话:“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科举制建立后,尤其是在元明清三朝,读书人的社会出路渐趋狭窄,除了考取功名别无选择,因此,中举的读书人春风得意,而未能入仕的读书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跌,再加上读书人大多思想保守,封建顽固,整天“之乎者也”,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知书不知人,如同酸腐的醋一般令人厌弃,所以人们便用“酸”来形容读书人固执迂腐,酸腐逐渐成了死读书的文人的性格特征,酸子成了落拓读书人的象征。
3、醋对群体的影响
在山西,醋最能引起山西人的认同感,因为醋是山西人区别于其他群体最显著的标志。在此,醋成为山西的符号象征,承载了山西人的凝聚力。因为山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醋,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也受到了醋的影响。
山西土地贫瘠,饮食以面食为主,难以消化,且山西水碱度高,这为醋的发展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虽然酿醋成本低,但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醋。这就如同山西人的低调与节俭,虽然他们善于经商理财,晋商拥有万贯家财,纵横天下,但他们从不铺张浪费,总是小心谨慎,因此有人将他们形容为“东方的犹太人”。
此外,山西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封闭,社会交往不发达,山西人如同山西醋一样,在性格上较为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甚至有些消极被动。尽管社会发展迅速,但在山西的广大农村,仍有一些农民固守旧俗,自甘贫困。此外,在整个中国腾飞的时候,山西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这与地方政府的畏手畏脚、不敢创新不无相关。
4、醋与政治
中国古代常以饮食烹饪比喻治国理政,在儒家观念中,尽管争斗有时在所难免,但调和、平息才应是常态。而醋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调和五味中有重要作用。这恰似君臣相处,臣子应进献正确意见,及时纠正君主的错误,达到君臣相和,从而获得政治上的安定。
周代时,武丁用醋赞美傅说的卓越才干,醋也最早成为赞美人优良品格与才能的象征。而孔子也用醋形容人的品性:“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不过,孔子并不是赞美此人的高尚品性,而是借他向邻居借醋一事讽刺他的伪善。
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当宰相就要有相当大的肚量,那么标准是什么?人们用醋来举例:“吃得三斗酽醋,方做得宰相”。能否大量喝醋被人们当做对一个人胸怀宽窄的考验。当然,这里并不是真的喝醋,而是指他能承受多少委屈。有了宽广胸怀,才能身居高位而不倒。
5、醋与生育
吉祥食物是一种由人们的图吉利心理形成的特定食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酸儿辣女”这一说法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醋等酸味食品作为吉祥食物,代表孕妇怀了男孩,承载了人们对家中多男丁的美好愿望。
其实,将生育与醋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历史渊源与科学依据的。古代生产时,在屋子里用炭烧醋可以活筋益血,*菌消毒,利于生产。后来,人们发现孕妇在妊娠期喜欢吃酸,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可能由于这种现象在几率上与生男孩有相似性,因此人们将吃酸与生男孩联系在一起,这表达了人们对生男孩传宗接代的愿望。
6、当代醋文化
在当代社会,醋文化有了全新的诠释,也有着全新的作用。现在的醋文化,包括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群策群力的合作精神。这些流传千年的古老美德,增强了一方人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成为他们的精神与文化传承,也激励他们传承精神、不懈奋斗。此外,醋文化旅游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如山西的东湖醋园,对社会免费开放,让人们近距离了解传统陈醋的酿造过程,品味陈醋背后的醋文化,推动醋文化的传播和酿醋手艺的继承发展。
三、结语总而言之,醋和中华民族共同跨越千年历史,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醋文化的演变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时代发展,醋文化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在旅游、文化宣传、加强地方凝聚力等多个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同时,醋文化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现代化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醋文化将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酸香郁冽味幽长——谈中华醋文化》
2、《中国醋的起源与中国醋文化流变考述》
3、《全元曲杂剧》
4、《尚书》
5、《红楼梦》
6、《说文解字》
7、《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