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起源哪个世家,徐姓起源至今有多少年了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2 22:55:44

顾可久祠

有清代乾隆年间顾光旭,官至四川臬司,回乡主讲东林书院,编《梁溪诗钞》。张泾支的顾氏,顾宪成、顾允成倡导讲学东林,形成明末著名的东林党人。其后人有反对阉党阮大铖的顾杲,清代三大词人之一的顾贞观,嘉庆时中状元的顾皋。无锡城中还有顾炎武一系的虹桥湾支,其先祖顾鹤在明天启末从昆山华亭乡迁无锡蓉湖庄丁里,传七世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举族迁居城中虹桥湾,一直绵延至今。在清代虹桥顾氏富甲一邑。近代广为人称道的顾毓琇一家,一门五博士,为人称誉。顾氏在无锡,虽分支不同,然而多有名人。

八、秦氏家族

秦氏世代簪缨,声望卓著。北宋末年秦观之子秦湛任官常州通判,遂移家武进。秦湛迁秦观墓于惠山二茅峰下。南宋末年,秦湛十世孙秦惟桢入赘无锡胡埭,成为迁锡之祖。秦惟桢之孙秦彦和于元末从胡埭迁居城中六箭河北玄文里,其后裔被称为河上秦。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年),秦惟桢七世孙秦金迁居锡城西水关,其后裔被称为西关秦。无锡秦氏皆是这两支的族裔。河上秦氏秦彦和曾孙秦夔、秦孚于天顺间同时中举,秦夔与秦金连捷成进士,迭任大官。以后子孙繁衍,河上秦氏栋厦相连,跨六箭河而皆秦氏宅第。清初秦氏又延伸至大小娄巷、中市桥巷、东河头、虹桥、县下塘等,成为聚族而居的大家族。秦氏诗书传家,在文化方面多有建树。秦金为明嘉靖初著名大臣,历仕三朝,官至两京五部尚书,始建凤谷行窝,即后来的寄畅园。乾隆元年(1736 年),秦道然之子秦蕙田中一甲第三名,即探花,成为乾隆时代有名的文臣,入值上书房,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他所著的《五礼通考》代表清代经学的重要成就。明成化时秦旭在惠山建碧山吟社,后来秦瀚再结诗社。清初秦松龄、严绳孙另地再结诗社。秦氏向被称为文献之家。秦夔纂明弘治《无锡县志》、秦梁纂明万历《无锡县志》、秦金撰《通惠河志》、秦瀚辑《碧山吟社志》、秦松龄参与修《明史》,又与严绳孙合纂清康熙《无锡县志》、秦蕙田修《江南通志》。至清后期,秦瀛纂清嘉庆《无锡金匮县志》、秦文楷参加纂修道光《无锡金匮续志》、秦缃业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除县志外,秦彬网罗放失,于道光时编《锡山秦氏诗钞》。近代秦国璋编《寄畅园志》,秦毓钧编撰《寄畅园考》《锡山秦氏文钞》《锡山秦氏献钞》。

秦氏族人多有文集传世,著述之富,甲于邑中。秦蓉庄所刻《寄畅园帖》更是艺林佳作。现代则有秦家聪的《宗族之恋》《秦氏千年史》。近代以来,秦氏家族在政治、文化领域也涌现不少杰出人物。秦毓鎏为无锡辛亥革命首位功臣,任锡金军政分府总理,民国元年任大总统孙中山秘书。秦邦宪在30年代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为中共早期*。将军秦伯益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氏起源哪个世家,徐姓起源至今有多少年了(5)

寄畅园

秦氏家族历史在无锡地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家族中留下的地面文物也最多:寄畅园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秦龙图墓、秦邦宪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秦淮海祠、碧山吟社、佚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谈氏家族

北宋灭亡,谈氏先祖谈信时为官翰林院,随高宗南渡。谈信乃迁锡世祖。高宗赐“溯派汴梁”匾,此匾挂于小娄巷谈氏宗祠900 余年。小娄巷为谈氏世居地。谈氏人才辈出:谈泰,任监察御史;谈复,名医;谈纲,官至莱州知府;谈恺,嘉靖五年(1526 年)进士,历官户部员外郎、山东按蔡司副使、四川按蔡司副使,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后,刻《太平广记》500 卷。其所居万备堂为当时城中第一胜处,中有太湖巨石五老峰,为花石纲遗物。谈修,家有延恩楼藏书万卷,所撰《惠山古今考》《无锡县学笔记》为无锡重要的地方史料。谈氏后人在明末清初兵荒马乱之际,迁居无锡县鸿山北上乡,即厚桥。近代有名的有银行家谈荔孙、教育家谈学周。小娄巷存有谈氏宗祠,内有古碑多方。

十、华氏家族

无锡华氏,源远流长。惠山有华孝子祠,祀华宝,以孝闻名,见于《南齐书》。华宝以弟之次子为后,世居无锡。至十七世华荣,中进士后任官都尉,遂举家迁汴。传三世时值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华荣之玄孙华原泉随高宗南渡,定居无锡梅里乡隆亭,即东亭。自此之后,华氏子孙散居无锡各处。最有名的有华贞固一支,于明洪武年间迁居荡口,子孙繁衍,多富贵之士。族人有华幼武,为倪云林好友,诗人,有《黄杨集》。明代中期有收藏家华夏,其真赏斋中收藏有大批书法名画,珍本古籍,鼎彝金石。著名的《真赏斋帖》,其镌刻之精为明代刻帖第一,后毁于“文化大革命”。同时代还有大富豪华麟祥,通过经营农牧业,达到“膏腴连延,布泉流溢,几埒素封”。华燧、华煜有会通馆,华坚、华镜有兰雪堂,加上华珵,他们都是明代铜活字印刷书籍的代表人物。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年),华察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修撰,参与修实录、宝训,又奉命出使朝鲜。致仕后支持翁大立、孙慎、王其勤在锡丈量土地,还筑城抗倭。华察在东亭修建壮丽的住宅园林,荡口存有华察所建的三公祠。

徐氏起源哪个世家,徐姓起源至今有多少年了(6)

明末有东林党人华允诚。清代有《金匮县志》编纂者华希闵。清末有琵琶演奏家华秋苹,有《琵琶谱》一书流传于世;教育家华鸿模创办鸿模小学;有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今荡口有其故居。刺绣艺术家华璂,是锡绣的传播者,与人合著有《刺绣法》一书。民国时期有实业家华绎之,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现代有漫画家华君武、复旦大学校长华中一等。华氏在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所工作的相当多,也有在海外实业成功的人士。

十一、邹氏家族

邹氏先世本山东邹县。唐开元年间邹师道为杭州刺史,遂迁居钱塘。邹氏又于五代迁常州。据清《泰伯梅里志》记载,元代邹瑾从华庄迁泰伯乡徐塘,瑾有5子,生18个孙子,每个孙子的名字都取马旁之字,时称徐塘十八马。至明嘉靖年间,邹驎曾孙邹望一度富甲吴中,第宅壮丽,没多久荒废殆尽,仅存遗址。后宅邹氏明兵部司务邹明良,自徐塘辟宅于此,故有后宅之名。邹氏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明正德六年(1511 年)邹守益会试第一。邹龙光、邹同光、邹迪光三兄弟于万历年间相继考中进士。当时顾宪成赞美道:“余幼时闻邹氏三光之说,一时艳为盛事。”其中邹迪光在惠山建造愚公谷园林。清顺治九年(1652 年),邹忠倚考中状元。邹忠倚长子邹显吉,能诗善画,一门风雅。邹忠倚孙子邹升垣又考中进士。另有孙邹士随、邹一桂同为雍正五年(1727 年)进士。邹一桂工于绘事,受到乾隆皇帝器重,在宫里绘了许多花卉作品,著有《小山画谱》。后邹升恒孙子邹奕孝考中探花,官至工部侍郎,入四库全书馆任编校。邹奕孝深通音律,奉乾隆之命纂成《诗经乐谱》30 卷。还有乾隆年间邹炳泰,位居一品,历任四库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会试正总裁,加太子太保。清道光时邹鸣鹤任广西巡抚、兵部侍郎,咸丰三年(1853 年)守卫南京殉职。近代邹氏有中科院院士邹承鲁、美术家邹雅、名医邹云翔、科学家邹仲琳、教育家邹文海等。

十二、安氏家族

元末,苏州悬珠里人黄盂信之子黄茂人入赘于安镇胶山安明善家,遂为安姓,安氏世居胶山。传五世至明成化年间安国,安国善经商,成为无锡明代三豪富之一,拥有土地13.6 万亩。安国精鉴赏,富收藏。在居处桂坡馆用铜活字印刷大量书籍,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捐资修复常州城墙,资助平倭军费,恢复李纲祠,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帮助乡亲度过荒年,建造规模宏大的园林安氏西林别墅。安国长子安如山在嘉靖八年(1529 年)中进士后,出仕河南裕州知州,奉命丈量土地,一扫多年积弊。事后撰有《方城均田志》,记录宝贵的史料。安国之孙安希范,为东林八君子之一。安国曾孙安绍芳,不但是画家,精心修葺西林,得32 园景。安氏后虽家道中落,但望族之家声并未坠落。

十三、孙氏家族

孙氏迁锡世祖为孙士安,明初由丹阳迁无锡万安乡,后徙双河。五传至孙继皋,为明万历初状元。官至吏部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孙继皋《先儒林行状》云:“吾孙世居邑双河,望梁溪城五里而遥。家本农也,系牒无传焉。”孙继皋中状元后,即在谈氏万备堂故址营建府第少宰第,从此孙氏于无锡城中六箭河之北聚族而居。明末至清300 余年中,迭有高官显宦,在少宰第东西两侧营建新宅,有滋畹堂、葆仁堂、济宁堂、泰云堂、云荫堂、景苏堂、经雅堂,加上少宰第的鼎元堂,每堂皆为深宅大院,六造进深,向南大门,临街旁河,出入方便,每宅备弄,直达小娄巷,皆有后门。宅中厅堂花园俱全。大宅之旁还建有义庄,大宅之中并设家祠,族中设有公账,祭祀、修墓、上坟、年节等项费用皆由义庄田产所出支付。

徐氏起源哪个世家,徐姓起源至今有多少年了(7)

少宰第旧照

孙氏各堂后人不乏显贵者。清孙永清考得秀才后即入广东布政使胡文伯幕,后在北京取得举人资格,参加会试后,由乾隆钦点任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后历任贵州布政使、广西巡抚等。孙永清的儿子孙尔准为孙继皋七世孙,考中进士后,授编修,参与编纂《全唐文》,后官至闽浙总督,剿灭台湾匪乱,与其父一样是封疆大吏。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死后入祀北京名宦祠。孙氏后人在近代有历史学家孙毓棠、世界语学者孙国璋、画家孙葆羲等。石塘湾孙氏在无锡甚有名,与许多世家大族都有姻亲关系,孙鹤卿为近代无锡著名实业家。孙氏建筑在90年代拆除。

十四、王氏家族

无锡王氏源出三沙,迁居无锡的为西沙支。皆为北宋末年王皋之后。明末王氏西沙支之一迁居城中石皮巷。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石皮巷王氏后人王云锦考中状元。在近代有建造鼋头渚万浪桥、万方楼、七十二峰山馆的王心如,其子王昆仑为民革中央主席、红学家。无锡王氏还有另一支小娄巷嘉乐堂王氏,先祖世居无锡莲蓉湖及江阴王氏庄。元末战乱,谱逸无存。明初始迁祖为裘姓名昇,由浙江嵊县迁锡,由王友直收为儿子,改姓王,至王永积为十一世,王永积官至兵部职方员外郎,明亡后隐居无锡中桥,撰有《锡山景物略》《心远堂遗集》。小娄巷嘉乐堂王氏向为无锡著姓,自清朝、尤其近代以来,名人辈出。王蕴章,南社诗人,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小说月报》编辑。王赓,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第一位中国人,作为中国武官参加一战后巴黎和会谈判,曾任国民政府税警总团团长,中将军衔。王赓的弟弟王序,药物学家,曾任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长、《化学通报》主编。王氏嘉乐堂在东门城头弄内有王迅、王选兄弟的故居。

徐氏起源哪个世家,徐姓起源至今有多少年了(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