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系列004
“钱”字探源:真能从地里刨出钱?
“缺啥别缺钱,有啥别有病。”这句话可以对一般人说,对姓钱的人来说,就显得很多余。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钱”就被烙印在钱姓人的生命轨迹中,可以说,那是啥时候都不缺“钱”啊!
人人都说金钱好,人人想做有钱人!钱姓的人,生来就是有“钱”人。这个“钱”字咋来的?从文字学角度来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从地里刨来的”!
“田器”缘何变成了“钱”?
最早的钱币五花八门,但最早的“钱”字并不太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钱”字是楚系简帛,其字形是
“钱”的小篆字形是
尽管两者字形不一样,但还是能看出其内在的关联和传承。
“钱”字的本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解释“钱”:“钱,铫也。古田器。从金,戋声。”
要想搞清楚“钱”,就得先搞清楚“铫”。
《说文解字》解释“铫”:“温器也。一曰田器。从金兆声。”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铫”是一个多音多义字。一是读diào,是一种“温器”。二是读yáo,有两个意思:一是表姓,二是“田器”,即古代的一种大锄。按照许慎的解释,“钱”是“铫”,是“古田器”,那么这个“铫”应该是“大锄”。
除了“大锄说”,还有“铁锹说”。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解《说文解字》曰:“古田器者,古谓之钱,今则但谓之铫,谓之臿(chā),不谓之钱,而钱以为货泉之名。”
“臿”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臿”同“锸(chā)”,是“松土挖土的工具”。有人认为“臿”是铁锹,这种解释也不无道理。
不管大锄也好,铁锹也罢,许慎一句“田器”统统概括了。既然是“田器”,最后怎么与货币有关的“钱”联系起来了呢?
有人认为,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钱”作为农具的代表,当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交易物品之一。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铸造货币,甚至仿造“钱”这种农具的形状当做交易货币,由此“钱”逐渐失去其本义,而专职成为货币、钱财的特殊含义了。
从“古田器”来看,“钱”还真算是从地里刨出来的!
钱姓的祖宗到底是谁?
探源“钱”字,不能不说钱姓,毕竟在百家姓中,钱姓拍行第二,那也是姓氏圈里名声显赫的“大腕”。
说到钱姓,还不能不提及一个与“钱”字非常近似的字——“篯(jiān)”。为什么呢?探寻钱姓的根源,可以追溯至黄帝七世孙彭祖,就是那位传奇老寿星。据说,彭祖寿高880岁,其真名叫篯铿。如此看来,钱姓应该始于篯姓,为何后来又演变成钱姓了呢?
据史料记载,因为被尧帝赏识,篯铿受封于大彭,因地为姓,改为彭姓,于是篯铿成为彭姓的祖先。后来,彭祖的儿子篯孚在西周任职,官职是钱府上士。需要补充说明一下,从尧帝到西周,从老子到儿子,这个时间跨度太大,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建立在彭祖880岁的传说基础上,真实性读者自己考究。如果要给一个合理的解释,篯孚应该是彭祖的后裔才更合乎逻辑。
钱府就是掌管钱财的官署,以官为姓也是一种传统,于是篯孚就以“钱”为姓,自此便有了钱姓。按理说,钱姓的第一代祖宗应该是篯孚,但彭祖名气太大,而且彭祖又是篯孚的父亲,把钱姓的始祖归于彭祖,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这也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彭姓和钱姓的始祖都是彭祖,于是就有了“彭钱不分家”之说。
钱姓人不多,为何排第二?
先秦时期,钱姓还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秦汉时期,钱姓逐渐发展起来,到三国时期已经遍布江浙等地。钱姓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唐宋之际,钱镠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吴越国,传五主,割据江浙江一带达86年,钱镠的子孙分封到各地,子孙很快在江浙地区繁衍起来,钱姓也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大姓。
钱姓虽然壮大了,但在百家姓中,还是排位比较靠后的,为什么却名列在第一名赵姓之后,而位居第二呢?据说还与吴越国的钱姓国君有关。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相继消灭了八个国君,建立了威震四方的大宋王朝。当时,吴越国依然存在,时任国君名叫钱弘,面对强大的宋朝,他不忍心生灵涂炭,于是便取消自己的王位,让宋朝实现了和平统一。为了纪念这位开明君王,就在百家姓中把钱姓排在了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