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书法讲座第12课笔记:认识墨汁(2)及补充:怎样磨墨
3. 墨汁中的第三个主要成分就是水。水的比例大小,造成墨汁的浓淡。市面上买来的墨汁,很少是水分刚刚好的。那么,怎么处理呢?
3.1墨汁减少水分的方法1
新开的瓶装墨汁,往往有点淡,就是水多,这时候有两个方法,一是把墨汁倒在敞口的瓷器中,让它的水分蒸发掉一部分。我用某牌子的墨汁,往往要预先倒在碗中三天,方才合用。注意不能在太阳底下晒,只能放在干燥而阴暗的地方。
减少墨汁水分的方法2
第二个方法,就是把墨汁倒在砚台上,磨上一阵,把里面多余的水磨成墨汁。
3.2墨汁太浓
如果倒出来的墨汁,用了一阵有点干了,觉得太浓,可以加点瓶子中的新墨汁,比加水更有把握。但是要注意,不同牌子的墨汁,不能掺合,有时候会产生块状物质,就好象豆腐花一样。如果你真的想加水,注意只能是非常少的一点点。通常使用水滴。水滴有两个孔,按住上面的孔,另一个孔就只能滴几滴水,如果是写小楷这样的字,一两滴水就影响很大。所以加水要非常小心。
或者可以用水盂和小铜勺,这些文具店很容易买到。磨墨也是用水滴、铜勺来加水的。等会我讲怎样磨墨。
3.3手磨墨汁
手工磨墨所得到的墨汁最为好用,尤其是陈墨。墨色好,渗透性好,咬得住纸,装裱的时候不会凐(yīn)化,浓淡由你自己调节。淡了多磨几下,太浓了可以放水,最为方便。
磨墨三件:磨墨要有三样东西,墨条、砚台和清水,
先说说怎样买墨。有些人说,买墨放在手上,觉得轻就是好墨。这说法对不对呢?《墨法集要》说:“凡墨不贵轻,旧语曰:煤贵轻,墨贵重,今世人择墨贵轻,甚非。”就是不对,“煤粗则轻,煤杂则轻,”,碳黑细而纯就重,粗砺或杂,就轻。“春胶则轻,胶伤水则轻,胶为湿所败则轻。”轻胶也是有一些问题的。真正说到轻胶,是胶熬制得好,所以可以用得少。
《墨法集要》说:“胶好方始有力,可以减斤两,用墨因胶少烟多,故倍加黑,名为轻胶”。胶少,碳黑多,容易磨,颜色又黑,但是有什么缺点呢?“墨色黑且清,利于速售,但年远久藏,虑恐色退”。施胶少的墨,不能久藏。一条墨,如果其中碳黑多,胶少,这种墨称为轻胶墨。轻胶墨因为碳黑多,所以颜色较黑。因为胶少,所以容易磨。但也有缺点,胶少了,粘合力就差,时间长了就容易断。如果胶重,以前称为大胶,粘合力强,有利于长期保存。
《墨经》也说:“胶多利久,胶少利新,匠者以其速售,故喜用胶少”,胶少磨墨容易浓,但时间一长就断,不利收藏。“观易水奚氏、歙州李氏(这是古代的制墨大师),皆用大胶,所以养墨”。真正的好墨,是用大胶,有利于保养。所以你买新墨、轻墨,就要常用、速用,你想藏墨,就要买重的,大胶。几年一过,胶性稳定,就非常好用。
你看这两条墨,原来就有胶袋包好。干湿度没有变化,也没有受过外力打击,但忽然自己碎裂了,这就是因为施胶不够。而且碳黑的粒子也太粗,彼此之间有空隙,就容易断。
古人做墨,为了把胶和碳黑充分混合,就要做两次杵捣捶打的功夫。第一次是胶和碳黑合成一团,就要放在石臼中杵捣。《墨经》说:“凡捣不厌多,魏韦仲将(就是韦诞)《墨法》说:‘铁臼中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唐王群德则用石臼捣三二千杵,盖其捣无数。”
墨分成小块之后,还要锤练,反复打过,务求里面没有小气孔,杵捣和锤打,是为了使碳黑和胶充分揉合。现在有些地方制墨,光是用手揉,好像做面包那样,或者用脚踩,这比古代差远了。做出来的墨条松,不结实。你看这断墨,中间明显有空洞,这是捶打不够。
下面讲讲砚台。磨墨需要一个砚台,砚台的形制,大约有四种,这是平砚,如果只需要很少一点墨,可以用平砚磨墨,这是平砚的实际例子,它上面是一个平面。磨的墨并不多。
这是淌砚,淌砚的表面,它是向水池慢慢倾斜,这样子取水比较容易,而且磨成的墨,墨量也比较多。现在很多外面所用的墨砚,就是淌砚,淌砚很早就有了,这是唐代的风字形淌砚,你可以看到这个平面,是一路往下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