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翻译,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的翻译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5 21:58:24

在浩瀚的古诗词意象中,"登高"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大约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古人没有更好的办法获得更广大的时空体验,登高这种只要自己体力够好便可达到的拓展视野的运动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韩室外传》就有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将启汝。"也就是最晚在孔子时代登高就已经是一种习俗。

荀子《劝学》中就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站得高就会看得远;杜甫也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之时,随着身体的升高,心胸也变得开阔,感慨也便油然而生。刘勰《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登到高处所发感慨或伤时伤己,或抒怀励志,简要总结其中情感下大约有以下几种。

第一,采菊登高,祈求幸福。

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翻译,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的翻译(1)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登高、插茱萸是在重阳节时候的重要习俗,原因首先是讨个好口彩,随着人逐级上升,也就是步步升高了;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避灾祈福。

这种传统大约起源于桓景的故事。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鶪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当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古人或在深信不疑,或在将信将疑中将登高作为了祈福的活动,也因此演变成为居家团聚活动或者好友聚会雅事。

当然由此引发的诸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伤感则另当别论了。

第二,面对自然,抒发哲思。


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翻译,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的翻译(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登高"这一意象形态是一个由物到心、由空间到时间的动态过程,其审美表现是崇高。渴望建功立业的用世者要把自己提升到与外物同等伟大的境地;例如: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珍惜生命的出世者表现为个体的尊严,要求生命的自由与对精神家园的回归。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登山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来,景色的变换,身体的感受都让诗人们深深的思索。杨万里深有体会的说"岭下看山似伏涛, 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 我脚高时他更高。"

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翻译,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的翻译(3)

山登绝顶我为峰

登上山巅,王安石则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性思索,这都与他们的个人经历分不开。旭日虽未见,而浮云却在眼前,不过浮云很低。人自地面仰望,浮云在天上,自山峰俯视,浮云却在脚下了。浮云未能挡着视线,诗人得以纵目远眺,即由于"身在最高层"。用"浮云"比喻一种妒贤嫉能的政治势力,说明必须勇于竟坚持理想,善于把握形势,才能排除这种政治势力的干扰破坏,而立于不败之地。

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翻译,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的翻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