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拒绝,是一种坚守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读书人理所当然的选择。
而吴承恩人生的分岔正是从科举开始的。
准确的说,是从科举不第开始的。
嘉靖十年的农历八月,时逢中秋。
吴承恩与好友沈坤、汪云岚等人一同前往南京参加乡试。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由布政使司在贡院主持。吴承恩准备得很充分,他信心满满地挥毫答卷,然后等待着放榜日的到来。
但乡试的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几位同窗都中了举人,榜上独独缺了他的名字。
吴承恩想不通,自己在答卷上慷慨陈言,文采斐然,怎么可能会名落孙山呢?
他很是郁闷,但他没有放弃。
嘉靖十三年,吴承恩再次去往南京贡院参加乡试。
但结果却是再次落榜,他再次铩羽而归。
在失落的回家途中,途经金山寺,他写下了一首《甲午秋宿金山寺》,倾吐了心中的郁结:
十年尘梦绕中泠,今日携壶试一登。
醉把花枝歌水调,戏书蕉叶乞山僧。
青天月落江鼋出,绀殿鸡鸣海日升。
风过下方闻笑语,自惊身在白云层。
吴承恩是如此的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不甘心满腹才学无用武之处,更不甘心,让世道继续暗无天日下去。
但吴承恩的挫败远未结束。
此后十余年,他又连续五次参加乡试,一次次满怀希望,文章一次比一次写得更好,但仍然无一中第。
十载寒窗,二十载奔波,七赴乡试,一无所获。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不是自己的文章不行,很可能,是因为文章“太行”了。
他的文章针砭时事,直中要害,对上位者也无所留情。
如果在清明盛世,这便是直谏的能臣,但在腐败黑暗、奸佞当道的明末官场里,正直与清白却是行不通的。
他将一腔愤懑难平之气,都化作了一首《二郎搜山图歌》:
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
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
人至中年的吴承恩,已然明白所谓的康庄坦途在哪里,他也知道坦途该怎么走,但是他拒绝了。
他拒绝了阿谀逢迎,拒绝了助纣为虐,拒绝了黑白颠倒,也为此付出了拒绝的代价。
可他依然坚持,坚持本心不改,坚持是非之理,坚持儒者的信念。
世事往往难两全,所以君子有所为,更有所不为。
拒绝,是为了更灿烂的追求。
拒绝的背后,是一种更有力的坚守。
大器晚成,是一种智慧
光阴荏苒,转眼间,吴承恩已年逾花甲。
其实,他本来可以有一个闲适安乐的晚年,在浙江长兴做个小县丞,虽不比飞黄腾达,但也可保余生无虞。
可偏偏,吴承恩的一身傲骨,始终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平。
身为县丞,他看不惯长官的言行,不屑与他为伍。但刚正不阿的吴承恩也是别人的眼中钉,于是,在受人诬告之后,吴承恩终于愤然辞去职务,拂袖而归。
对于仕途,他感到深深的厌倦。
对于名利,他也已然十分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