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拼音版及注解,兰亭集序原文和注音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8 00:59:38

兰亭集序拼音版及注解,兰亭集序原文和注音(1)

虢国夫人游春图丨寻觅千年经典,感受国学魅力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yí)(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其所书写的行书《兰亭集序》,笔势如游龙惊凤,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篇序文记述了东晋文坛的兰亭雅集。文章超越了汉、魏文人单纯哀叹人生短暂的旧套,表现了一种在有限的人生中体味宇宙的旷达,和在无限的宇宙中反观人生的悲凉所交织起来的复杂情绪,而这种情绪才使得它“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全文集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清新自然,感情真挚隽永。

兰亭集序拼音版及注解,兰亭集序原文和注音(2)

王羲之《兰亭集序》行书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拼音版及注解,兰亭集序原文和注音(3)

《兰亭集序》拼音原文,第一段

① 永和九年:即353年。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② 暮春之初:指农历三月三日。

③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zhuó),嬉游,以祈福消灾。

④ 流觞:把盛酒的酒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⑤ 丝竹管弦:都是乐器。箫笛用竹制成,是管类。琴瑟的弦用丝制成,是弦类。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有贤德的人全来了,年轻的年长的,都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高大的竹丛,又有清水急流,辉映环绕在左右,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上。虽然没有琴、瑟、箫、笛等管弦合奏的盛况,但是,边饮酒、边赋诗,也足以畅叙内心深处的情怀。

兰亭集序拼音版及注解,兰亭集序原文和注音(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