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章全篇,中国绝美散文30篇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5-10 19:40:58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背景】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已到晚年,他一生为国,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评价】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短短103个字,成为后世家训范本。

【修身】修身俭德,恬淡生活,坚持学习,方能有所成就。

优美文章全篇,中国绝美散文30篇(5)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背景】北宋嘉祐八年,周敦颐任虔州通判,与一群文朋诗友游玩聚会时,兴之所致,大家便相约写诗作文。周敦颐一气呵成挥笔而就一篇119的散文《爱莲说》。

【评价】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人格】人生,当如莲,洁身自爱。

优美文章全篇,中国绝美散文30篇(6)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背景】明亡后,张岱居住在浙江剡溪山中,此文记述了他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评价】此文描绘了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孤独】独自去看雪,却遇看雪人。即使已经长时间的习惯孤独,也还是会对突然的不谋而合感到惊喜。

优美文章全篇,中国绝美散文30篇(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代: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背景】王维晚年,隐居在辋川,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侣,两人经常饮酒赋诗。

【评价】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自在】在辋川,王维得大自在。赏月、拂琴、越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优美文章全篇,中国绝美散文30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