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的路,
水云铺;
进庄出庄,
一把橹。
渔网作门帘,
挂满树;
走近才见
几户人家住。
榴火自红,
柳线舞。
户户门前,
锁一副。
要找人
稻花深处;
一步步
踏停蛙鼓。
蝉声住,
水上起夜雾;
儿童解缆送客,
一手好橹。
一九六二年三月
沙白(1925--),原名理陶,江苏如皋县人。从念中学的时候起便开始学诗,一九四九年参加革命,搞了一段新闻工作。一九五三年调到纺织厂工作,并进行业余诗歌创作。后在江苏省南通市文联工作。已出版的诗集有:《走向生活》(1956年)、《杏花春雨江南》(197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大江东去》(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砾石集》。
《水乡行》是一首写景的诗,却和其他写景的诗不同,一般风景诗少不了想象和比喻,而这首诗中几乎没有。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客观的、实实在在的田园风景画,朴实、自然、优美、恬静,读了不能不激起你对一种和平、富足的渔歌式的生活的向往,触动你的乡恋。
但这诗却写于农村生活正经受三年经济困难袭击的一九六二年,因此诗一发表,在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同时,也招来一些非议,无非是没有写斗争、没有时代气息之类。其实,一篇作品一旦得到社会承认,就不大可能完全没有时代气息。鲁迅说:"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是没有的。"既然得到承认,说明它能唤起共鸣,既然能唤起共鸣,就说明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人们某种心绪。这首诗所以受到人们的好评,恰恰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人民的某种愿望,也可以说反映一个时代的侧面。当时,由于各项激烈的政治运动接踵而来,斗争的声浪不绝于耳,现实生活又不见有改善,久而久之,人们难免盼望着休养生息,以至对一种桃花园式的田园生活产生憧憬。于是,就有大量描写风景的诗、散文涌现,两三年内,曾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很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水乡行》可以说是这类作品中较为突出的。
一首诗能够博得人们喜爱,除了有美的内容外,艺术上的成功也是极为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常常是起决定作用的。在表现上,这首诗确有它与众不同之处,首先,这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文字就很特别,比如"进庄出庄/一把橹"一句中,谁进庄?谁出庄?又是谁坐的船,谁摇的橹?主语是什么,动词是什么?全被省略掉了。表面看来,是互不连贯的词语,仿佛一批尚未串连起来的珍珠。但实际上,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没有一位读者会提出不连贯的问题,而是靠着各自思维的习惯,很自然地把那省掉了的词语填补上,并在填补的过程获得了一种再创造的愉快和满足。仿佛读古人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时的感受一样,虽然是断续的字语,却有着某种象电影蒙太奇式的无形联系,读起来一点也不妨碍你去理解整体的意思。
作者还把诗思的光束对准全诗的主要意象﹣﹣橹,始段用"一把橹"结束,末段也仍然以"一把橹"作尾,造成一个十分强烈的印象。应该说,这是一个很美的意象,橹象征着前进,象征着收获,也象征着彼岸,很有生活内涵,十分令人回味。再者,关于诗的主题,诗行中也只字未提,也是这首诗微妙之处,作者仿佛忘记了他要表现什么,只是把江南渔村生活的景物一个一个地呈现出来,不加修饰,不加描绘,不耍花头,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来。但待这些景物全部跳入你的脑际,一幅如烟似梦的风景画就在你心上构成,而随着这画面的构成,你就可以触到它渐渐显影的主题。
诗作在创作上,抛弃了那种从概念出发、步步紧跟形势的作法,而是从生活出发,用美丽的语言刻画了一幅农村的和平景象。然而这景象不正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画面吗。作者在句式、音节的运用上都明显地吸收了词及小令的特点,而这种形式又十分适合表现这样的内容,所以艺术效果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