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朱自清在反内战、反饥饿的斗争中,身患重病,在《抗议美国抚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嘱告家人坚决不买配售面粉,宁死不吃美国人的救济粮食,始终保持着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从此,他的健康每况愈下,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严重的胃病(胃穿孔),不治而逝,年仅50岁。
陈竹隐跟朱自清一同生活了16年,她自己共生下三个孩子,二子一女。朱自清走后,她独自抚养8个孩子,终身没有再嫁。
朱自清去世后,陈竹隐一边工作,一边抚养一大群儿女,还一边整理朱自清的遗稿,参与朱自清文集的编撰工作。为此,她还把丈夫生前所有的手稿、实物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她只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封朱自清生前写的信作为对他们父亲的纪念。
陈竹隐于1990年6月29日去世,享年86岁。她在朱自清去世后,又坚强地活了42年,委实不易。这也是爱情的力量让她坚持了这么久。她去世后,儿女们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箱子,里面竟然完好地存放着当年朱自清给她写的75封信,其中71封是爱意绵绵的情书……
陈竹隐的一生尽管平淡无奇,但她为了朱自清,为了朱自清的八个孩子付出了一切,这是朱自清的幸运,也是中国文坛的幸运。因为,如果不是朱自清的妻子贤惠(当然也包括第一个妻子武钟谦),整天给他闹事情,弄得鸡飞狗跳,他断然没有心情去写作,断然写不出那么优美的文字来。所以在此,请为朱自清先生的两位妻子喝彩!
但不管怎么说,朱自清可谓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常青树,许多文章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他还是著名的诗人、教育家和民主战士等,是彪炳史册的人。
可他的许多文章可能以后在课本上再看不到了,例如描述父爱的《背影》。
但就是这样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北外的一位教授却提议将《背影》从教科书中删除,他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他认为文中的父亲过铁道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二是这篇文章有点无病*。
从现在的眼光看,过铁道的行为的确违反交通规则,但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规则去要求以前人的行为,放在当时的环境中,文中父亲的行为完全合乎规定。无病*这条理由,更就显得有点“乱弹琴”了,所以当这位教授提出将《背影》从课本中删除时,立即遭到了网友的反对。
又如《荷塘月色》被质疑文章中的一句八字的比喻:“犹如刚出浴的美人”。有些专家认为将荷花比喻为“刚出浴的美人”有些“少儿不宜”,很容易带坏“小朋友”,让他们想入非非,甚至会滋生早恋的行为,对此有专家提议把这篇散文移出课文。
说实话,我们当年在学习这篇散文时,丝毫没有其他想法,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比喻。而且学习的也是他的写作手法,比如散文具有“文眼”, 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且这篇散文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树立为散文佳作,经典二字也是当之无愧,而这个比喻也是形象地把荷花比喻成美女,这种意境确实难得。
只因一句“犹如出浴的美人”,就将《荷塘月色》定义为低俗作品的话,内容中包含“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等诗句的经典名作《长恨歌》,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呢?所以对于《荷塘月色》这些经典作品,我们无需吹毛求疵,过于解读,也无需将其当成洪水猛兽,畏之如虎,去阻止孩子接触它们。看《荷塘月色》这类文章,远比让孩子去刷视频看网文,要好得多。
其实不单是朱自清的文章被删除,还有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已经被删除了,如“中国人的脊梁”鲁迅先生,由于他的文章深刻枯燥,学生不容易读懂,所以部分文章被教科书删减了。又如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因为有个别专家认为,南宋和后金,都属于我们民族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战争属于内战,所以岳飞也由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英雄岳飞。所以他的经典之作《满江红》也被删除了。
还有介绍张衡的地动仪的课文也要从教科书中删除,因为张衡的地动仪,史书虽有明确记载,不过它的模型、工作原理都已经失传了,而今天我们也复制不出来张衡的地动仪,解释不了它的工作原理,所以对于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的地动仪,专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暂时将它从教科书中删除,等完全研究透了再向学生科普。
看完这些,我都不知道如何去评价中国的教育家们了!聪明的网友们,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你们喜欢这样的朱自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能把视频看到最后的,一定都是真爱了,来个三连吧,谢谢!!这里是世界名人榜,我们下期节目见!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