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十大习俗,冬至的五个习俗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15 20:13:30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作为阴极阳生的时节转折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有很多节日名称,又叫“一阳生”、“数九”、“冬节”、“长至节”、“短至节”、“亚岁”、“肥冬”等等,这些节日名称,都蕴含了冬至作为一个节日的由来和特点等丰富信息。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 ,我们中国古人就用土圭观测出了冬至的具体时间。在这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民间形成了十大经典的冬至民间习俗,下面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冬至节十大习俗,冬至的五个习俗(1)

一、祭祖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在冬至这天,人们要在南郊礼天,迎接“长日”的到来,看来人们是把“长日”当作是喜和福了。古代不但国家有这种祭典,民间也有很多祭祀活动,也就是祭祀祖先,有家祭、庙祭、墓祭等等,这样的祭祖形式,颇有除夕祭祖的架势,也间接说明了“冬至大如年”。

二、九九消寒

每年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便是“九尽桃花开”,所以民间也把冬至叫作“数九”。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意思。所以九九八十一,就更代表了“最大不过”的意思。所以古人认为冬至过后,只要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冬至节十大习俗,冬至的五个习俗(2)

三、吃饺子

在北方地区,民间有句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传说当年张仲景回家祭祖,看到很多百姓的手、脚、耳朵都被冻了,就煮了“祛寒娇耳汤”,免费施舍给大家,治好了大家的冻疮,因为“娇耳”听起来像“饺耳”,所以人们就干脆把这种药膳叫作饺子,每到冬至这天,大家就包饺子纪念张仲景。

四、吃馄饨

在老北京,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食之。”因为馄饨的形状像鸡蛋,很像天地浑沌的情景,而冬至是一阳初生,天地之间刚刚从浑沌中出来,所以冬至吃馄饨,应该有告别浑沌的用意。

冬至节十大习俗,冬至的五个习俗(3)

五、吃汤圆

冬至这一天,在北方盛行吃饺子,而在江南一带地区 ,则流行吃汤圆。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作而成的圆形甜品,意味着“圆满”,“团团圆圆”。

六、回婆家

关于冬至,民间有一句俗语:“过个冬,去个公”。古代的民间风俗认为,冬至这一天,媳妇是不能住在娘家的,一定要回婆家,孝敬公婆。

冬至节十大习俗,冬至的五个习俗(4)

七、冬酿酒

冬至这一天之后,阳气逐渐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所以民间又管冬酿酒叫做“冬阳酒”。

八、喝羊肉汤

冬至有个喝羊肉汤的习俗。传说这一习俗跟汉高祖刘邦有关,当年在冬至这一天,汉高祖刘邦对煮好的羊肉大为赞叹,从此人们就纷纷效仿,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

冬至节十大习俗,冬至的五个习俗(5)

九、吃冬至丸

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盛行吃冬至丸,就是用糯米粉做面,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的圆形食品,也是取其团团圆圆的意思,并且这个冬至丸不但自己可以吃,还可以赠送亲友,以表祝福。

十、吃年糕

在杭州,到了冬至,民间有吃年糕的习俗。每逢冬至这天,一家人三餐都是不同风味的年糕,意思是冬至吃年糕,年年都长高,也是图个吉祥的意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