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艾草是最常见的名称,它还有很多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等。
艾草的这些别名多有来历,比如萧茅,它和安徽一个古老的县名有关,萧县源于古萧国,古萧国是夏朝殷商氏族方国。夏代殷商六族迁至萧县,其地有很多名叫萧茅(艾草)的草, 先人们“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并在此建古萧国,后来始有萧县。
比如冰台,《博物志》解释:“肖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 这意思就是把冰块削成圆形,向太阳举起来,在圆冰下边的光斑上,放上容易着火的艾草,可以燃起火来。《尔雅·释草》:“艾,冰臺。”郭璞注:“今艾蒿。”唐陈廷章《艾人赋》:“想在野之时,岂谓生无根柢;及得门之后,如其自有肝肠,列名号於冰臺,载典常於《玉烛》。”
早在《诗经·采葛》里,就出现了艾草那摇曳的身姿: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不需要白话译文,都可以读得懂。葛、萧、艾三种植物分别有不同用途:葛,根块可食,藤可编织;萧即蒿,用于祭祀;艾用于治病。一连采三种植物,表明女子在终日辛勤劳动,劳动之余,她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情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
这样一首思念情人的诗,《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道学先们的阐释,真让人无语而好笑。
因为《诗经》里的这首诗,艾另有一个名称:相思草;少艾成了少女的代称。
屈原在《离*》里也说到了艾草:
……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
屈原为了表达自己忠君的高洁,用了一个比喻,众人盲目从众地佩戴着“恶草”艾草,反而说幽雅的兰花不值得携带,艾草在屈原看来长在山野杂芜丛生,无异于“恶草”,实在不如兰花。虽是扬兰抑艾,但却透露了一个信息,在遥远的屈原时代的楚国,众人已经佩戴着艾草做为装饰物了。
屈原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一个附会为纪念他的节日里,家家门头上会插着一把他视为“恶草”的艾草。
大宋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苏轼即将离开密州,改知汝州。但很快朝廷诏谕,苏轼由知汝州改为知河中府,旋即改任知徐州。
在徐州时,久旱逢雨,苏轼写了一组谢雨词,最后一首是这样写的: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在苏轼笔下,“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桑麻欣欣向荣,艾草的薰香扑鼻而来。仕途屡遇挫折,可是广阔的乡野给了诗人旺盛的生命力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