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指使用各种武术器械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武艺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武艺发展的面貌。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2011年5月23日,十八般武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读音】shí bā bān wǔ yì
【解释】:①比喻多种技能。
【出处】: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
【示例】:假如有人以为我是老作家,必定~样样精通……那就难免捧得越高摔得越疼了。◎老舍《学习当先》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各种技能
详细释义:
“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北征录》,华岳曾中过武状元。此书编成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书中自称“臣闻”,可见“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实际上还要早。可惜宋代的兵书多毁于兵燹,今传者寥寥无几,“十八般武艺”的原始出处和内涵今天已无从查考。谢肇浙《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术”。“十八般武艺”
《水浒传》有谓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钂、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还有一说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钂、斧、钺、铲、耙、鞭、锏、锤、叉、戈、矛;另一说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白打。
武艺介绍: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南宋“武艺一十有八”。元朝流传甚广,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 2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 鞭、锏、 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5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艺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 1位。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4种说法:第1种说法认为是“刀、 枪、剑、戟、 镋、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图1)。第2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 3件改为:代、抉、弓矢。第 3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第 4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
辨析:十八般武艺指武术中常见的诸种兵器,初见于宋代戏文《张协状元》,后世有多种解释。其一,明代戚晋叔辑《元曲选?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若论着十八般武艺,弓驽枪牌,戈矛剑戟,鞭链镗锤。”其二,元明间施耐庵著《水浒全传》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驽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其三,明万历年间谢肇淅《五杂俎》:“十八般:一弓、二驽、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后世还出现了“九长九短”、“六短十二长”,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艺内容说。综合历代“十八般武艺”的内容,删去重复,共包括下列种目:属抛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铳。
属长兵器的有:戈、矛、枪、棍、殳、杵、杆、杖、棒、斧、钺、戟、大刀。
属短兵器的有:剑、刀、鞭、锏(简)、钩、镰、锤、拐、环(圈)
属软兵器的有:链、流星、绵绳套绳。
属徒手的武艺,统称为“白打”。历代“十八般武艺”中所指的这些种目,并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飞刀、袖箭、三尖两刃刀、橛、匕首、鸳鸯钺、阴阳锐、状元笔、铁尺、绳镖、三节棍等均未包括。至于武侠小说家笔下剑造的许多“奇门兵器”,就更难以尽收了
十八般兵器: 一弓: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看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
四刀: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飞刀。
五剑 六矛 七盾 八斧 九钺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锏
十三槁(挝):骨朵、锤、锥、椎、链子锤(流星锤)、蒜头锤、骨朵锤、卧锤、重锤。
十四棍:双头棍、操钩棍、狼牙棍、闷棍、脚棍、齐眉棍。
十五叉。
十六耙:铛耙、耙、扒、省耙、铲、月牙铲、马叉。
十七绵绳套索 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剑
保护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申报的“十八般武艺”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