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尚先 清
好古不求秦以下,
游心常在物之初。
作者简介——郭尚先(公元1785—1832年),字元开,号兰石,福建莆田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历任乡试考官、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四川学政、左赞善、光禄寺卿。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春,诏授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专司学政吏考之事。 郭尚先一生博学多艺,著述甚丰。他工书法,“本学欧阳,后兼颜,褚”,以致当时朝鲜、日本诸国人争相以重金求购其墨宝。他又善绘画,山水之外,尤擅兰石;其篆刻则古朴浑厚,法度精严,被誉为“深入汉人之室”。他著述亦丰,除《芳坚馆印存》二卷行世外,还有《进奉文》、《经筵讲义》、《增默庵文集》、《增默庵诗集》、《芳坚馆题跋》、《使蜀日记》等。
联语解读—— “好古不求秦以下,游心常在物之初”这两句诗联,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高远的境界,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好古不求秦以下”,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和价值的珍视与追求。
这里的“秦以下”并非狭隘地指向秦朝以后的具体时期,而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较为近世的、可能相对浮躁和功利的时代。
古人常认为,上古时期人们的品德更加淳朴,社会风气更加清正,文化更加纯粹。这种对古代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纯粹、真实和高尚价值的追寻。
比如,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四溅,诞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和伟大思想家。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等,这些思想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诗人“不求秦以下”,或许是渴望从那些古老而深邃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寻找心灵的寄托和指引。
“游心常在物之初”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心态。
“物之初”可以理解为事物最初的、未被尘世沾染的状态,是一种纯真、自然、质朴的境界。
当我们的心灵遨游于此,便能摆脱世俗的纷扰和功利的诱惑,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平和。 以自然界为例,春天里刚刚发芽的嫩草,初绽的花朵,它们未经风雨摧残,充满着生机与希望,展现出最原始的美丽。
又比如婴儿的笑容,那是未经世事雕琢的纯真,能让人感受到人性最初的善良和温暖。当我们的心灵能够时常沉浸在这样的“物之初”的境界中,便能以一颗纯净的心去感受世界,不为外物所累。
这两句诗联所传达的精神,在当下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快节奏、物质化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我们追求着最新的科技产品、时尚潮流,却很少停下脚步,思考那些古老的智慧和生命的真谛。
“好古不求秦以下”提醒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游心常在物之初”也教导我们要保持一颗初心,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回归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不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一些画家热衷于描绘大自然的原始风光,以展现其未经人工雕琢的美;一些作家则通过书写纯真的童年回忆或古老的传说,来呼唤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和宁静。
总结,“好古不求秦以下,游心常在物之初”这两句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纯真境界的向往。它们鼓励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用古老的智慧和最初的纯真去照亮人生的道路。
一句话概括此副楹联作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