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姓 眭1.suī。姓。(山西昔阳县)《眭氏历史考证》称,该县东冶头乡殿圪台眭姓人,始祖为春秋战国时一名叫“圭(gui)王朝”者,因犯满门抄斩罪,谎称姓“suī”而躲过一难,后人便把眭姓读“sui”。2)《元和姓纂》载:“眭,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3)春秋时期白狄古肥子国君主隗绵皋之后,属于避难改字为氏。4)(江苏)《丹阳县志》(光绪版)载,丹阳眭姓始祖是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南唐进士、刺史眭昭符。后人现分布在当地数十个乡村。眭姓名人:臧励龢《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就收有4个,如:汉代有符节令眭弘,三国时有农民义军首领眭固、北魏有中郎将眭夸。
2.guì。目光深注的样子。《淮南子·原道训》:“眭然能视。”高诱注:“眭,音‘桂’。”
举例:
有各类媒体称,眭字有5音。作为姓,其中川、河冀、陕音“suī”,河北赵县读“cui”,四川省岳池读“xi”,江苏省的南京、镇江等地读“xǔ(许)”。《广韵》对此就写道“眭,息为切”;《集韵》“宣为切”,皆称“姓也,出赵郡。”《集韵》还称:“涓惠切,音桂。亦姓也。”应当说,这些姓氏读音,皆当地方言的转音或谐音,甚至是讹传(如川人‘xi’音,乃‘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时,迁徙对‘xǔ’读的讹音)。尽管江南等地的“xǔ”音,与《集韵》“宣为切”相吻合,但还是要以《辞海》《辞源》等工具书所说的“眭”姓读“suī”为准。这里指出的是,《现汉》“眭”字的上述义项只有“suī”音,不宜采信,《辞海》之说应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