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
我们常常看到“内卷”这个词,大热的电视剧《小舍得》也深刻揭示了教育内卷现象,在大众中已经有了广泛影响力。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内卷饱受诟病,普遍持反对态度。内卷到底是啥?我们可能看到过很多解释,原本以为已经说得很明白,已成为大众共识,但是储殷教授的观点,却非常出其不意。
百科中介绍说: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
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孩子们都上补习班就是一种内卷。是有负面意义的一个词,强调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内卷和剧场效应也很类似,教育家卢梭最早使用了这个词,说来也很形象:
大家都坐着看电影,突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后面观众的视线被挡住,大家劝他坐下,没有成功。其他人为了看清楚的电影,也只好站起来看。
本来大家都能看清楚电影,但是因为站起来后高矮不同,就会有一部分人看不到电影,而且站着看电影也更累。很明显,本来大家能享受同样的视觉体验,因为站起来就变得参差不齐。
《小舍得》中,夏君山和南俪本来是一对佛系爸妈,崇尚快乐教育。当得知全班只有4个人没上补习班的时候,也凌乱了,开始给欢欢加码,连带还没有上小学的弟弟也开始上补习班。
欢欢起初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综合能力很强,非常开朗乐观。自从上补习班后,一方面累、一方面竞争压力大,心理开始扭曲,从此变得郁郁寡欢,这就是内卷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从上面的解释,我们看到了内卷的残酷,但是储殷教授的新观点却认为:内卷是教育更公平的结果,家境不好的孩子有了更多机会。
如果是二十年前,父母是知识分子、是大学教授、小干部,子女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一枝独秀上来的,没人跟你竞争,孩子没有压力。但是现在因为有更多条件不好的家庭也参与到竞争中来,所以会为孩子上重点中学焦虑地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