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人们的服装都走简单朴实的路线,颜色也都比较单调。
放眼望去基本都是暗沉的深蓝、墨绿、黑色或者灰色。
苏联*来华访问时,觉得这样完全展现不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风貌,希望人们能穿上漂亮的花衣裙。
于是政府提出了“爱国穿花布”的口号,于是,红绿大花布开始流行了起来。
再加上中华民族本来就有着崇尚吉祥的传统,在红绿大花布上缝制传统吉祥图案就成为了主流。
东北地理位置与首都相近,故深受其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穿衣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但东北的不少人仍然穿着红绿大花布。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土味元素大都是由东北的草根人民传播开来的。
于是,就有人说东北草根人民丑化了东北文化,才被冠上土味的标签。
东北文化被丑了么?
其实,不是东北草根人们丑化了东北的形象,而是由于文化发展的落差性让人们的审美差异被放大。
东北草根人民只是展示了他们实实在在的土文化,而这也是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20世纪初,东北作为重工业的发展之地,其现代化程度在全国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如今看到的东北“土味元素”实际上是那个时代下的流行产物。
而到了8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浪潮中,沿海区域堪称一夜崛起。
其文化发展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加快,与世界的接轨。
当然,时尚前卫也成了东南区域文化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