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4
图44.破线并不是只能拘限于一方,可根据需要而定。此图即是由左角出势,下开上合,左下为主,右上为辅,而破线则由上而下,但势皆出自于左方而有变化,是其关键。
图45
图45.此图牡丹为主线,石头为辅线,后边的枝干构成了破线。因此,主、辅、破的关系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章法构成需要而变通的。
图46
图46.破线可与其它物象结合。此图右开左合,右为主线,左为辅线,后边的石头以及石上卧猫为破线。(当然也是前开后合关系)猫与石虽为两种物象,但共同构成了破线的效应。
三角形力感效应的构成,可以实构,也可以虚构。实构物象形态以不等边交叉的方式呈现,力感效应直观而明确。虚构则物象形态的三角交叉以虚拟状态呈现,力感效应灵活而生动。无论实构还是虚构,其力感效应对空间的切割,皆以气脉相连、深邃多变为佳。
三线交叉具有层次效应。三线交叉作为中国画构成中物象整体形态概括性的呈现方式,交叉时自然有着前后关系的变化,而前后变化则产生了层次。层次是中国画独特的空间经营方式,是平面空间深度拓展的手段,是物象位置经营的结果。
以形式语言的差异制造对比,是制造层次变化最根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物象布置相互间所形成的前后、远近关系,使层次得以显现。如利用虚实强弱的对立因素制造层次、利用轻重浓淡的变化制造层次、利用繁简疏密制造层次、利用墨与色的差异制造层次等等形式因素,不一而足。但层次的制造贵在随机应变,别致而不落俗套才是层次变化之道。
层次可以形成秩序。秩序化的层次叠加,才能形成层次的节奏并产生韵律美感。层次的秩序,既取决于作者表现技能的高低,更取决于内养。内养既是对层次秩序化艺术性的感悟,又是对层次秩序化的制约,它是“心物相接”的具体呈现。宋韩拙说:“夫画者笔也,斯乃心运也。”(韩拙《山水纯全集》)层次秩序化的创造,自然也不能例外。
层次具有多重显现与调度的可能。三线交叉正是因为有了层次的变化,才使构成方式层出不穷,从而拓展了中国画平面空间的纵深关系。但应注意的是,制造层次的形式、办法要相对地统一,如果方法缺乏一致性,层次的制造则势必杂乱无章,而层次的艺术性也就随之丧失殆尽了(图43、44. 45、46、47、48)。
图47
图 47.主、辅、破线的安排,并不以物象的姿态强弱而定。此图前边的牡丹构成了主辅关系,后边的松树虽然强势,但仍是破线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